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期望效应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9-03-07 14:15
【摘要】:"期望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1968年通过一个著名的"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得出的结果,该实验表明:赞美、信任和期待是一种能量,它能改变学生的行为。期望效应理论对声乐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其教学策略建基于"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交流模式";"全面认识和评价学生,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教师期望效应实现的核心在于情感互动"三个方面。
[Abstract]:The expectation effect is the result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Rosenthal's 1968 experiment of Pi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which shows that praise, trust and expectation are energy that can change students' behavior. The theory of expectation effect is of great value to vocal music teaching, and its teaching strategy is based on "constructing an equal and democratic model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ly recognizing and evaluating students and improving their sense of self-efficacy". The core of the realization of teacher's expectation effect lies in emotional interaction.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靳玉乐,王桂林;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期望效应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2 丁蕙;屠国元;;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3 杨秀芹;师生关系的解读与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爱敏,杜新安;存在主义的个性化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4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6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7 马凤岐;“自由教育”涵义的演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8 王雪峰,高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9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10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向玉贞;合作道德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唐爱民;当代中国大学“做人教育”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宪冰;幼儿探究性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杨进;尊重的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红仔;情感互动是师生互动的实质[J];教育导刊;2003年Z1期

2 冯建军;论教育中的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3 丁蕙;屠国元;;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4 靳玉乐,王桂林;教师期望效应的功能与运用原则[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年01期

5 王蕾;教师期望效应最优化的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4期

6 王青;教师期望与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5年07期

7 宋凤宁 ,欧阳丹;教师期望:概念、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03期

8 郑海燕,刘晓明,莫雷;初二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与目标取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3期

9 李丛玉;教师期望效应的功能及其在新课程中的实践[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潘刚;赵小云;魏玲;;论教师期望的有效传递[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睿群;;罗森塔尔效应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436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436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5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