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秧歌队形的文化内涵
[Abstract]:Yangko formation chan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Yangko performance. Its formation contain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folk multi-cultural interaction. Among them, the influence of farming and sacrificial culture; the influence of folk mode of production;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culture; the influence of military cul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 concept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 etc.
【作者单位】: 运城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万剑;李兴远;;略论吉祥图形——“盘长”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慕羽;西方音乐剧探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冯百跃;;回族民间舞蹈艺术发展滞后根源解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1期
4 许兆昌;;试论上古时期“乐”的政治表达功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庞志娟;;论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J];集宁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6 申波;人文生态背景下中国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赵向欣;浅议高等师范舞蹈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5年21期
8 熊晓辉;;土家族傩戏唱腔结构形式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钟传志,郭晓莺;中国茶歌考[J];农业考古;2004年04期
10 彭天峰;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3 潘丽;花鼓灯的现时调查与保护的思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张千一;碰撞、对话与交融[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胜光;数字化舞蹈艺术的特征表达与视频检索技术[D];浙江大学;2003年
2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小刚;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现状的三种模式及其社会心理背景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远慧;湘西保靖县苗族、土家族民歌族性特征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正君;青海、甘肃河湟地区民族杂居地土族民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许叶蓁;刘天华二胡教学活动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怡;由器乐曲改编的中国钢琴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柳银珠;中、韩佛教仪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赵书峰;怀梆艺术的源流与形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杨丹旎;歌唱音色多角度分析及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修良;晋察冀的舞蹈艺术[J];新文化史料;1994年03期
2 许景朝;靖桥;;关于昌黎地秧歌的调查研究[J];飞天;2010年16期
3 苏建华;陈彩虹;;张家口秧歌的现状与发展[J];大舞台;2010年07期
4 刘海斌;;秧歌舞对中老年女性部分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17期
5 白晓丹;;现代东北城市秧歌之我见[J];剧作家;2009年02期
6 李宝荔;群众舞蹈文化的勃兴与雅俗[J];舞蹈;1995年03期
7 亲圪蛋;;他们渐渐老去,他们之后谁唱秧歌? 太谷秧歌艺人的绝代芳华[J];广播歌选;2011年02期
8 田永翔;;百花丛中一点红——蔚县秧歌探源[J];当代人;2011年01期
9 赵娟;;山西民间舞蹈概述[J];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张俊杰;;扭秧歌相当于艺术长跑[J];北方音乐;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东辽;;浅谈校园集体舞[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2 边琳;;徒手秧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李晓燕;;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指挥表演“八卦鼓”舞[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宇舟;代代相传的满族花棍秧歌舞[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2 马晓刚邋李宝艳 赵井泉;秧歌舞出新面貌[N];农民日报;2007年
3 记者 刘三平;吕梁:欢庆秧歌舞起来[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4 兰江安 徐永红 徐继红;喜看火热街边舞[N];广安日报;2005年
5 和树芳;普米锅庄“搓蹉”[N];云南日报;2004年
6 王汉武;英歌与潮汕文化[N];汕头日报;2008年
7 刘定坤;闹灵歌:永恒的绝唱[N];恩施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用舞蹈和你对话”[N];新疆日报(汉);2011年
9 蒋志祥;扭扭扭 东北大秧歌[N];吉林日报;2004年
10 李安;安塞腰鼓[N];中国社会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冯瑶;羌族铠甲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陈洁;竞技性拉丁团体舞编排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2年
3 周煜;新规则下舞蹈啦啦操艺术编排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4 徐娇;山东省职工运动会排舞比赛成套动作技术水平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57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45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