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刍议

发布时间:2019-05-22 11:55
【摘要】:二度创作是在深刻理解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演唱将作品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等准确地演绎出来的创造过程。在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中,应坚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尊重原作、准确表达,真实性与创作性的统一等原则,通过深刻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把握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巧妙处理音乐因素等方法进行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
[Abstract]:The second creation is a creative process which accurately deduces the ideological, emotion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works through creative singing on the basis of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 of the music works. In the second creation of vocal music singing,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emotion, respect for the original work, accurate expression, unity of authenticity and creativity, and grasp th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cal music works through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works. Skillfully deal with music factors and other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 second creation of vocal music singing.
【作者单位】: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分类号】:J6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雷;;关于歌曲演唱二度创作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王桂芳;;浅析歌曲演唱中的“声情并茂”[J];大舞台;2012年02期

3 王亚辉;;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芒种;2013年01期

4 李泉;中国声乐教育的回顾与展望──是技术,还是文化?[J];中国音乐;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磊;;浅谈歌曲的二度创作[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朴京哲;;学生合唱训练中语言艺术[J];北方音乐;2010年11期

3 高杨;;谈演唱歌剧选段《不幸的人生》的情感体验[J];北方音乐;2012年05期

4 王亚军;王一yN;;美声歌唱追求的语音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亚军;刘璐;;汉语常用字音变在歌唱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6 全朝阳;;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技巧[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曾世权;;浅谈民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秦榕;析歌曲《故乡》及演唱处理[J];渝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刘秋玲;;论歌唱的艺术表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6期

10 郑颜文;康雅秋;;声乐作品的诠释与歌唱的艺术表现[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晓静;歌曲翻译三符变化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赵海英;方言学视野下的山西民间音乐[D];山西大学;2013年

3 郭小青;《唱论》辨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妍;由“吴碧霞中西合璧唱法现象”思考声乐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东恩;论新时期民族声乐的特征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安丽;三种唱法及声乐比赛分类方法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邢岚枫;黄自《思乡》的歌曲分析与演唱提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浦凤;声音训练在合唱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云鹏;《我的祖国妈妈》的艺术特色及演唱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甘树兵;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咏叹调《妈妈,那些烈酒》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叶卉;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文小珍;试论声乐教学中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管箫;歌剧《屈原》中著名唱段的演唱特点和音乐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原素梅;;浅议民族声乐艺术及其演唱要求[J];大舞台;2012年02期

2 孙建华;中国歌唱的历程及美学特征[J];美与时代;2004年09期

3 吕琳;;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与情感表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杨曙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J];中国音乐;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洪岩;;浅谈声乐领域中的二度创作[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丁汀;浅谈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于庚芬;民族歌剧演唱的二度创作[J];戏剧文学;2004年10期

4 刘建林;;论歌曲演唱二度创作[J];艺术教育;2006年06期

5 唐明务;;浅论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J];音乐天地;2006年10期

6 梁译元;;浅谈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5期

7 袁峥;;浅论歌曲的艺术加工——歌曲的二度创作及其处理[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江燕;;情之灵 韵之魂——谈声乐作品演唱的二度创作[J];剧影月报;2007年06期

9 宋姗姗;;论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3期

10 王杨;;浅议咏叹调演唱中的二度创作[J];戏剧之家;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金明春;;论中国歌曲的衬字运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王晓莉;吴新宇;;浅析艺术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孟绮;“天府之恋”为成都民乐探寻方向[N];音乐周报;2009年

2 韩雪;浅谈流行音乐中的二度创作问题[N];文艺报;2008年

3 柳南溪;歌曲不能乱处理[N];音乐周报;2006年

4 卜大炜;“梁祝”的三重“味”[N];音乐周报;2007年

5 贺白丹;呼吸就像闻花香 吐字须先练朗诵[N];深圳特区报;2006年

6 裴诺;徐沛东新编国乐18首[N];音乐周报;2007年

7 姜乃辰;声乐教学要注重表演课[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石惟正;宋祖英《走向共和》主题曲演唱之短长[N];音乐周报;2003年

9 刘宏;琵琶音乐作品分类简析[N];音乐周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紫茵;三个关键词解读多元化[N];音乐周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宋祖英;我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光海鹏;论唢呐演奏在二度创作中技术的把握[D];山西大学;2012年

2 张艳秋;三弦独奏曲《听风》的二度创作[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3 褚云霞;艺术歌曲《黄河怨》的演唱体会[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石苇;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5 纪红;谈声乐作品《贵妃醉酒》的二度创作[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6 陈子鹏;浅谈中国竹笛演奏艺术二度创作中技法和审美的结合[D];山西大学;2013年

7 孙莲;论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沁萌;浅析丁善德声乐套曲《滇西诗抄》的作品风格和二度创作[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9 齐磊;张朝钢琴曲《皮黄》的一度创作研究和二度创作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10 台慧;试论新编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的二度创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82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482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1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