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吕氏春秋》乐论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03 16:15
【摘要】:《吕氏春秋》乐论思想与《文心雕龙》的文论思想有很多相似性,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将从《吕氏春秋》乐论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关系来展开论述。
[Abstract]: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Lv's Spring and Autumn>Theory of Music Theory and the Literary Theory thought of.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609.2;I206.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予超,张家合;《文心雕龙·章句》的虚词观及其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冯莉;;汉晋诸子“论”体考述——以《文心雕龙·论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李永贤;;论廖燕“愤气说”的内涵及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张振龙;;建安文人用典的创新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束莉;;汉晋文化思潮演进中的谯郡夏侯氏家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卢东兵;;《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方兵;;史蕴诗文之心——钱钟书《左传》研究发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贾名党;;柳宗元与刘禹锡接受屈赋管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陶礼天;《出三藏记集》与《文心雕龙》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6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一鸣;西汉用《诗》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丹;《东方朔集》校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艳芳;杜甫两湖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慧;佛教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赵忠煜;萧瑟人生的凌云健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颖;文学创作中文体深隐原因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洪军;陆机诗歌情感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旭辉;;神性祛昧与理性皈依——由中国传统乐论看音乐社会身份的流变[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史美珩;;传统“乐论”的以乐致和思想[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张越;;《齐都乐论》出版发行[J];管子学刊;2009年02期

4 韩伟;;变而不移:金代乐论思想探析——兼及金乐论与宋乐论之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轩小杨;;中国乐论中情的本体论[J];文艺争鸣;2013年06期

6 官性根;;试论先秦乐论思想的演变[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7 官性根;;谈先秦乐论思想的现代意义[J];成都师专学报;1993年02期

8 许海;嵇康的乐论思想来源及其与魏晋玄学的关系[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9 李志超;;儒学乐论及美育思想[J];教育与现代化;2006年04期

10 黄肖嘉;;场域视野中的乐论自觉[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吾淳;;略论中国古典乐论中谐和审美思想的生成[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付晓青;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杜萍;现代化中历史悲乐论论争及其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楠;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3 石超;早期儒家乐论中的哲学思想[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红梅;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强;《论语》“乐”辨及其管理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6 胡海静;荀子《乐论》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中山;荀子音乐哲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92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492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