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宁壮族“坡芽歌书”考察记
发布时间:2019-10-25 13:59
【摘要】:2006年2月,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坡芽村,人们发现了一组用图画方式记录情歌的图案符号。古文字学家将这些符号命名为"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坡芽歌书"用图记歌,图案和歌词相互补充、相互说明,共同表现出一首歌曲的意思。由于过去广为人知的壮族文字是一种用汉字造成的方块壮字(或称土俗字),这些图案符号的发现引起了专家学者和世人的广泛关注。目前所见的研究多为文字学、图像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笔者从音乐本体研究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了考察。
【作者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科研处;
【基金】:2009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壮族“坡芽歌书”音乐文化价值与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HZ2009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607
【作者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科研处;
【基金】:2009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壮族“坡芽歌书”音乐文化价值与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HZ2009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6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祖祥;论瑶族道教的成仙信仰——从瑶族家先观念的道教化谈起[J];中国道教;2005年05期
2 黄秉生;崇智文化根系与壮族的文化生态美——壮族文化生态美研究之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黄秉生;广纳文化根系与壮族的文化生态美——壮族文化生态美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徐祖祥;瑶传道教中的佛教与儒家因素[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5 张健;壮族村落家族文化及其现代化[J];河池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张鹤光,熊元荣,王华,柏桦;中越边界(文山段)跨境民族调查报告[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7 龙符;壮族铜鼓的历史文化内涵[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王剑峰;在象征与现实之间——壮族布洛陀信仰的人类学解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丽t,
本文编号:2552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55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