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辨周乐无“商”
发布时间:2019-11-04 17:13
【摘要】:关于西周雅乐无"商"①的分析,以往的音乐史学界几乎都将周乐无"商"的原因不可避免的归结于政治原因,是政治原因直接导致了西周雅乐近三百年的无"商",直到西周晚期"商"才逐渐的在编钟上出现,但这一推断仅为臆说,并无证据可言。今人孔仪龙通过自己的研究,认为编钟的无"商"跟弦上取"商"音不便有关,其观点虽有异议,但颇为新颖[1]。笔者通过对出土文物以及古人对于周乐无"商"的"政治说"的分析,认为无"商"的现象其实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历史现象,古人及后世所谓的政治原因只是一种猜想,并无实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方建军;;新出芮国乐器及其意义[J];音乐研究;2008年04期
2 方建军;;洛阳北窑周埙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梅;;对中国近现代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史学研究现状的思考[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1期
2 王耀华;;中国南音的保护与传承[J];福建艺术;2008年01期
3 钟纯;;读黄翔鹏先生的《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音乐史论之一》[J];大舞台;2011年05期
4 杨帆;;三峡宜昌地区音乐文物,
本文编号:2555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55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