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演唱汉语声乐作品咬字吐字问题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印华;美声通俗民族唱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声原理[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王松;声乐学习中要处理好的几对辩证关系[J];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郭兰;;论“声调中心论”视野下的轻声语感认知[J];船山学刊;2006年03期
4 李道琳;论声乐作品的抽象因素与歌唱教学的形象化[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陈虎;赵开东;;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声乐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6 石月婷;;师范院校声乐课程设置探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胡郁青;美声、民族唱法异同探微[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王岱超,胡郁青;如何提高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效果[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郑琦;“三种唱法”艺术形式新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10 吴蔚;;论张权的声乐艺术表演风格[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超;;歌唱的艺术处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孟晖;;从普通话水平测试谈新时期普通话的语音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3 史yN琳;;声乐演唱中语言情感艺术的探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4 崔鸿源;梁丽红;;试论钢琴艺术教育与学习心理素质培养[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3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瑛;试论民通唱法[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2 刘卫国;论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保荣;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D];河南大学;2001年
4 李小戈;“软”系统方法论在声乐活动中的应用初探[D];河南大学;2002年
5 常晶;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6 韩莉;“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7 黄莺;开设声乐基础理论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唐明务;关于对歌唱中非技术性因素的理论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9 笪方能;声乐演唱中心理活动与生理机能的关系[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10 周巍;关于何纪光“新型湖南高腔山歌唱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62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56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