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顿·巴比特超级序列矩阵技法研究 ——以《第五弦乐四重奏》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9 16:47
米尔顿·巴比特(Milton Babbitt)是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创新者。在他早期的创作中,巴比特仅用一个矩阵构建一首作品;在他创作的第三时期,他使用多个矩阵共时展开并相互对立,从而形成一个可以表征为矩阵群的矩阵巨型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超级序列矩阵。超级序列矩阵技术综合了巴比特早期的贡献,包括三音集合阵列与全分布矩阵技术,丰富扩展了作曲的可能性,为巴比特的作品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丰富性增长。其中固有音高资源的显著扩张包括音级和集合式加倍的可用性,实现了清晰音高的可能性,因而也打开了在设计作品结构、音色、节奏等音乐要素布局上的多样可能性。利用超级序列矩阵的作曲技法进行写作,在感性上所带来的结果不是给听众增加了各式各样的“困难”,而是通过配器组织和节奏分割等作曲手段,为听众寻找进入巴比特音乐的听觉通道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第五弦乐四重奏》(1982)是作曲家第三时期利用超级序列矩阵技术创作的代表作品。本论文前三章通过对该作品结构布局、音高组织、音色设计与节奏特征等作曲技术方面的音乐分析,揭示作品中多种有趣的作曲可能性,正是通过超级序列矩阵技法得以实现的,如结构层面上超级序列矩阵是矩阵概念上的扩...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作曲家生平与创作分期简述
(一)作曲家生平
(二)创作分期
二、第三时期“超级序列矩阵”作曲技法与《第五弦乐四重奏》作品简介
(一)“超级序列矩阵”作曲技法
(二)《第五弦乐四重奏》作品简介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目前对该论题的研究情况、水平及发展趋势综述
(二)国内目前对该论题的研究情况、水平及发展趋势综述
第一章 结构布局
第一节 总体结构布局
一、矩阵安排
二、分割形态
三、序列选择逻辑
第二节 两个超级序列矩阵
一、第一超级序列矩阵结构
二、第二超级序列矩阵结构
三、相似与对比
第二章 音高组织
第一节 原型序列
第二节 纵向材料
一、纵向材料总论
二、纵向材料紧张度
三、纵向和弦形成逻辑
第三节 横向材料
一、横向分割材料
二、横向旋律基本截断材料
第三章 音色设计与节奏特征
第一节 音色设计
一、音区设计
二、演奏法设计
第二节 节奏特征
一、节奏结构序列化探索
二、“异常音”的处理
第四章 “不变性”探究
第一节 传承性
第二节 自身不变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一超级序列矩阵结构图
附录二 :第二超级序列矩阵结构图
附录三 :第一超级序列矩阵纵向集合音程含量表
附录四 :第二超级序列矩阵纵向集合音程含量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称、结缘、全项积数列结构——巴比特《钢琴曲三首》序列关系及第二首乐曲音高组织[J]. 魏明.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5(03)
[2]美国现当代作曲家密尔顿·巴比特的结构思维观与序列语言初探[J]. 郑艳. 当代音乐. 2015(05)
[3]深层结构下的对称性——巴比特《三首钢琴作品》第一首整体序列分析[J]. 郑夏冰. 中国音乐学. 2013(03)
[4]启发式教学的反馈——以巴比特《三首钢琴曲》第一首的分析制图为例[J]. 郭新.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3(02)
[5]兼收并蓄 入“古”为新——芬兰作曲家林德伯格的管弦乐创作评介[J]. 郑刚. 人民音乐. 2011(07)
[6]十二音序列及其序列分割——巴比特钢琴曲《分割》中的音高结构分析[J]. 胡向阳.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4(03)
[7]三音组集合的配套性作曲原则──对巴比特的《半简化变奏曲》的分析[J]. 姚恒璐.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8(03)
[8]十二音的不变量──巴比特序列思维研究札记[J]. 陈小兵.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7(03)
[9]整体序列主义的奠基人巴比特及其作品简介[J]. 倪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5(02)
博士论文
[1]结构主义视域下的序列主义音乐研究[D]. 郑艳.上海音乐学院 2012
硕士论文
[1]巴比特《第三弦乐四重奏》的和声研究[D]. 屈诗琳.上海音乐学院 2017
[2]整体性思维与精确控制在米尔顿·巴比特电子音乐作品“菲洛梅尔”中的体现[D]. 单婷.中央音乐学院 2015
本文编号:3147930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作曲家生平与创作分期简述
(一)作曲家生平
(二)创作分期
二、第三时期“超级序列矩阵”作曲技法与《第五弦乐四重奏》作品简介
(一)“超级序列矩阵”作曲技法
(二)《第五弦乐四重奏》作品简介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目前对该论题的研究情况、水平及发展趋势综述
(二)国内目前对该论题的研究情况、水平及发展趋势综述
第一章 结构布局
第一节 总体结构布局
一、矩阵安排
二、分割形态
三、序列选择逻辑
第二节 两个超级序列矩阵
一、第一超级序列矩阵结构
二、第二超级序列矩阵结构
三、相似与对比
第二章 音高组织
第一节 原型序列
第二节 纵向材料
一、纵向材料总论
二、纵向材料紧张度
三、纵向和弦形成逻辑
第三节 横向材料
一、横向分割材料
二、横向旋律基本截断材料
第三章 音色设计与节奏特征
第一节 音色设计
一、音区设计
二、演奏法设计
第二节 节奏特征
一、节奏结构序列化探索
二、“异常音”的处理
第四章 “不变性”探究
第一节 传承性
第二节 自身不变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一超级序列矩阵结构图
附录二 :第二超级序列矩阵结构图
附录三 :第一超级序列矩阵纵向集合音程含量表
附录四 :第二超级序列矩阵纵向集合音程含量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称、结缘、全项积数列结构——巴比特《钢琴曲三首》序列关系及第二首乐曲音高组织[J]. 魏明.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5(03)
[2]美国现当代作曲家密尔顿·巴比特的结构思维观与序列语言初探[J]. 郑艳. 当代音乐. 2015(05)
[3]深层结构下的对称性——巴比特《三首钢琴作品》第一首整体序列分析[J]. 郑夏冰. 中国音乐学. 2013(03)
[4]启发式教学的反馈——以巴比特《三首钢琴曲》第一首的分析制图为例[J]. 郭新.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3(02)
[5]兼收并蓄 入“古”为新——芬兰作曲家林德伯格的管弦乐创作评介[J]. 郑刚. 人民音乐. 2011(07)
[6]十二音序列及其序列分割——巴比特钢琴曲《分割》中的音高结构分析[J]. 胡向阳.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4(03)
[7]三音组集合的配套性作曲原则──对巴比特的《半简化变奏曲》的分析[J]. 姚恒璐.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8(03)
[8]十二音的不变量──巴比特序列思维研究札记[J]. 陈小兵.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7(03)
[9]整体序列主义的奠基人巴比特及其作品简介[J]. 倪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5(02)
博士论文
[1]结构主义视域下的序列主义音乐研究[D]. 郑艳.上海音乐学院 2012
硕士论文
[1]巴比特《第三弦乐四重奏》的和声研究[D]. 屈诗琳.上海音乐学院 2017
[2]整体性思维与精确控制在米尔顿·巴比特电子音乐作品“菲洛梅尔”中的体现[D]. 单婷.中央音乐学院 2015
本文编号:3147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14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