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山东民歌《包楞调》的演唱风格探究

发布时间:2021-09-28 10:01
  山东民歌大多表现山东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歌词质朴,富有生活气息,《包楞调》突出了山东地方风格与韵味。我们应把握好山东民歌"直、脆"的特点,不断增强运腔的细腻度、方言的准确度、速度的凸显度、衬词的灵活度;牢记地方民歌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把自然美、形象美、画面美以及角色投入融入日常练习,从而达到由内而外的美。 

【文章来源】:当代音乐. 2020,(08)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直、脆”的山东民歌
    (一)创作题材
    (二)“花腔”特点
    (三)旋律创作特点
二、“适度”的演唱特点
    (一)语言的清晰度
    (二)换气的从容度
    (三)速度的凸显度
    (四)运腔的细腻度
    (五)衬词的灵活度
    (六)方言的准确度
三、演唱美感分析
    (一)形象美
    (二)画面美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新唱法”在花腔民歌《包楞调》中的应用[J]. 王小桃.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2]《包楞调》的艺术特色与审美旨趣[J]. 刘苗苗.  艺海. 2018(03)
[3]浅析山东民歌《包楞调》[J]. 唐浩.  戏剧之家. 2017(06)
[4]山东民歌《包楞调》的美学意义与演唱技巧浅析[J]. 谭冉.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2)



本文编号:3411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411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b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