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皮亚佐拉新探戈音乐的艺术特征
发布时间:2021-10-12 18:28
本文以二十世纪阿根廷作曲家阿斯托尔·皮亚佐拉创作的新探戈音乐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介绍皮亚佐拉的创作情况和相关作品特点,分析其新探戈音乐的美学风格与艺术特征,并归纳出新探戈创作的音乐意义。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主要就皮亚佐拉音乐创作的历史性背景进行了概述,主要涉及阿根廷艺术音乐以及探戈音乐的发展历史。第二章将皮亚佐拉的音乐创作生涯进行了分期,并分别选取了各时期代表性的曲目进行了必要分析,以体现各时期主要的创作特点与倾向。第三章着眼于新探戈音乐,首先从美学风格上分析了其整体特征,随后深入到音乐细节内部,从节奏、音响、乐器、复调、曲式、和声等多方面阐释新探戈音乐的艺术特征。在最后的结语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皮亚佐拉新探戈创作的音乐意义,分别从探戈音乐和欧洲严肃音乐的视角来进行论述。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论文研究对象及目的
二、国内外文献状况综述
三、论文基本内容及框架
第一章 阿根廷音乐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阿根廷艺术音乐的发展概述
一、独立前的阿根廷艺术音乐
二、独立后的阿根廷艺术音乐
三、吉拉斯特拉
第二节 阿根廷探戈音乐的发展概述
一、探戈音乐的起源
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的探戈
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探戈
四、普格列斯和特罗伊洛
第二章 皮亚佐拉的音乐创作状况
第一节 前巴黎时期(1954年之前)
第二节 新探戈音乐创作初期(1955—60年)
第三节 第一五重奏时期(1960—70年)
第四节 风格探索时期(1971—78年)
第五节 新探戈音乐创作晚期(1978—90年)
一、《伟大的探戈》
二、《探戈的历史》
三、《为探戈而作的四重奏》
第三章 皮亚佐拉新探戈音乐风格的特征
第一节 美学特征
第二节 音乐特征
一、节奏
二、音响
三、乐器
四、复调
五、曲式
六、和声
结语 皮亚佐拉新探戈音乐的创作意义
一、探戈音乐视角的创作意义
二、欧洲严肃音乐视角的创作意义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西文参考文献
三、相关网站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作品《Adios Nonino》看皮亚佐拉音乐的创作特点[J]. 何巍. 大舞台. 2010(03)
[2]阿斯托尔·皮亚佐拉和他的《圣母玛利亚》[J]. 张萌萌. 黄河之声. 2008(17)
[3]从酒吧到音乐厅——皮亚佐拉书写了“探戈的历史”[J]. 金毅妮. 音乐爱好者. 2008(05)
[4]试析皮亚佐拉的现代钢琴作品[J]. 马小芸. 人民音乐. 2007(08)
[5]阿斯多尔·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J]. 陈军. 音乐探索. 2007(02)
[6]浅谈探戈大师Astor piazzolla及其音乐创作[J]. 陈义.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1)
[7]皮亚佐拉的肖像[J]. 明月. 音响技术. 2005(06)
[8]阿根廷探戈初探[J]. 袁佳.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9]在尘世间流浪的手风琴[J]. 田艺苗. 音乐爱好者. 2002(11)
[10]追踪皮亚佐拉[J]. 任海杰. 音乐爱好者. 2001(12)
硕士论文
[1]皮亚佐拉新探戈音乐初探[D]. 田华.曲阜师范大学 2010
[2]皮亚佐拉与他的探戈[D]. 胡波.天津音乐学院 2010
[3]阿斯多尔·皮亚佐拉两首探戈风格手风琴作品研究[D]. 张沂.山东师范大学 2008
[4]中提琴在阿斯托尔·皮亚佐拉探戈音乐中的演绎[D]. 徐映璐.武汉音乐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433090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论文研究对象及目的
二、国内外文献状况综述
三、论文基本内容及框架
第一章 阿根廷音乐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阿根廷艺术音乐的发展概述
一、独立前的阿根廷艺术音乐
二、独立后的阿根廷艺术音乐
三、吉拉斯特拉
第二节 阿根廷探戈音乐的发展概述
一、探戈音乐的起源
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的探戈
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探戈
四、普格列斯和特罗伊洛
第二章 皮亚佐拉的音乐创作状况
第一节 前巴黎时期(1954年之前)
第二节 新探戈音乐创作初期(1955—60年)
第三节 第一五重奏时期(1960—70年)
第四节 风格探索时期(1971—78年)
第五节 新探戈音乐创作晚期(1978—90年)
一、《伟大的探戈》
二、《探戈的历史》
三、《为探戈而作的四重奏》
第三章 皮亚佐拉新探戈音乐风格的特征
第一节 美学特征
第二节 音乐特征
一、节奏
二、音响
三、乐器
四、复调
五、曲式
六、和声
结语 皮亚佐拉新探戈音乐的创作意义
一、探戈音乐视角的创作意义
二、欧洲严肃音乐视角的创作意义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西文参考文献
三、相关网站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作品《Adios Nonino》看皮亚佐拉音乐的创作特点[J]. 何巍. 大舞台. 2010(03)
[2]阿斯托尔·皮亚佐拉和他的《圣母玛利亚》[J]. 张萌萌. 黄河之声. 2008(17)
[3]从酒吧到音乐厅——皮亚佐拉书写了“探戈的历史”[J]. 金毅妮. 音乐爱好者. 2008(05)
[4]试析皮亚佐拉的现代钢琴作品[J]. 马小芸. 人民音乐. 2007(08)
[5]阿斯多尔·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J]. 陈军. 音乐探索. 2007(02)
[6]浅谈探戈大师Astor piazzolla及其音乐创作[J]. 陈义.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1)
[7]皮亚佐拉的肖像[J]. 明月. 音响技术. 2005(06)
[8]阿根廷探戈初探[J]. 袁佳.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9]在尘世间流浪的手风琴[J]. 田艺苗. 音乐爱好者. 2002(11)
[10]追踪皮亚佐拉[J]. 任海杰. 音乐爱好者. 2001(12)
硕士论文
[1]皮亚佐拉新探戈音乐初探[D]. 田华.曲阜师范大学 2010
[2]皮亚佐拉与他的探戈[D]. 胡波.天津音乐学院 2010
[3]阿斯多尔·皮亚佐拉两首探戈风格手风琴作品研究[D]. 张沂.山东师范大学 2008
[4]中提琴在阿斯托尔·皮亚佐拉探戈音乐中的演绎[D]. 徐映璐.武汉音乐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433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43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