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首《哈利路亚》管窥西方基督教音乐发展轨迹
发布时间:2017-08-06 22:01
本文关键词:从七首《哈利路亚》管窥西方基督教音乐发展轨迹
【摘要】:“哈利路亚”是西方中世纪基督教弥撒中的一个部分,是表达赞美之情的、最具有花唱形式的圣咏。在之后的漫长历史中这个音乐形式始终不曾消失,并以各时期特有的风格呈现出新的样式。笔者选择了七首不同历史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哈利路亚》作品进行观察,包括中世纪早期的两首格里高利圣咏《哈利路亚》、后期莱奥南的《哈利路亚》、佩罗坦的奥尔加农《哈利路亚》、文艺复兴时期伯德的《哈利路亚!门徒知道》、巴洛克时期亨德尔清唱剧《弥撒亚》中的《哈利路亚》、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经文歌《喜悦欢腾》中的《哈利路亚》。通过对作品的个案分析,目的是观察社会环境与宗教信仰、音乐艺术发展和音乐社会生活以及作曲家个性,对同一题材的作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笔者相信每部作品都蕴含着多层面的理解和阐释,因此应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甚至去挖掘这些深意。
【关键词】:哈利路亚 基督教音乐 研究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0
- 一.“哈利路亚”的历史定义10-11
- 二.作品分析11-35
- (一) 中世纪时期11-19
- 1. 两首素歌《哈利路亚》(Alleluya)11-13
- 2. 莱奥南的奥尔加农《哈利路亚,免除我罪恶的羔羊》(Alleluia pascha nostrum)13-15
- 3. 佩罗坦的奥尔加农《哈利路亚,耶稣诞生》(Alleluya,,Nativitas)15-19
- (二) 文艺复兴时期19-21
- 4. 威廉·伯德的合唱《哈利路亚!门徒知道》(Alleluia! Cognoverunt discipuli),选自《阶台经 II》(Gradualia II,Christmas to Easter)19-21
- (三) 巴洛克时期21-27
- 5. 亨德尔的合唱《哈利路亚》(Halleujah),选自清唱剧《弥赛亚》(Messiah)21-27
- (四) 古典主义时期27-35
- 6. 莫扎特的女高音独唱《哈利路亚》(Alleluia),选自经文歌《喜悦欢腾》(Exsultate Jubilate)27-35
- 三.对七首作品精神内涵的探究35-51
- 1. 社会环境与宗教信仰情感的影响35-43
- 2. 音乐艺术发展和音乐社会生活的影响43-48
- 3. 作曲家个性的体现48-51
- 结语51-54
- 参考文献54-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史春梅;;亨德尔神剧《弥赛亚》的艺术表现[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9期
2 张蓉;论《阿利路亚》在声乐训练中的价值[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3 于润洋;现实苦难的表现与王国长存的讴歌——巴赫《受难乐》与亨德尔《弥赛亚》的社会历史内涵的比较[J];人民音乐;1985年11期
4 于润洋;现实苦难的表现与王国长存的讴歌——巴赫《受难乐》与亨德尔《弥赛亚》的社会历史内涵的比较[J];人民音乐;1985年12期
5 周小静;;从信仰和仪式角度研究基督教音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朱依依;;超越的平衡——论莫扎特声乐作品的宗教意蕴[J];艺术教育;2009年10期
7 江柏安;周锴;;莫扎特音乐的宗教情怀——为纪念莫扎特诞生250周年而作[J];音乐创作;2006年06期
8 周白玉;;在合唱中感受我心中的《弥塞亚》——欣赏大合唱《哈利路亚》[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杨;西方宗教声乐体裁及演唱风格的演进[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31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31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