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板”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八板”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八板 音高组织 节奏组织 变奏思维 风格特征
【摘要】:本论文的中心内容是对我国民间传统曲牌八板运用于当代音乐作品中的作曲技法问题的研究,解析蕴含于作品中的八板元素的结构形态以及具体呈现方式和处理手法,揭示八板元素在作品当中的结构意义。作品的研究,将涉及从微观到宏观、局部到整体、创作技法到创作思维以及八板诸元素在当代作品中“显性”与“隐性”的体现方式。同时,对当代作曲家创作技法、创作风格及创作思维进行深入的剖析,以便达到传统民间元素与现代创作技法、传统音乐创作思维与现代音乐创作思维融合的探求。 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与参考文献几个内容组成。正文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探讨了八板以及八板在当代音乐中的应用手段,其中: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八板的含义,分析八板的原型以及其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典型的编创手法,并且对八板的审美进行简要的解读;第二部分(第二章——第四章)对当代作品中的八板元素的呈现方式进行归类,从音高组织、节奏组织、变奏思维三个方面入手,以八板诸元素在原型当中的体现方式为参照,深入分析当代作品中八板元素的运用手段以及八板元素对当代作品的结构作用,来揭示当代作曲家对八板元素的继承与创造和蕴含于其中的个人风格。 本论文的研究,力图以分析对象的细致观察和对作曲家创作技法的深入分析,揭示文中所涉及作曲家乃至所有当代作曲家对民间元素的继承方式,以实现对“中西合璧”音乐语言之探索。
【关键词】:八板 音高组织 节奏组织 变奏思维 风格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1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0
- 第一章 八板的形态考析10-22
- 第一节 八板的含义10-12
- 第二节 八板原型的形态分析12-16
- 第三节 八板流传过程中的典型的编创手法16-21
- 第四节 八板中的审美体现21-22
- 第二章 八板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应用特征——音高元素22-39
- 第一节 八板动机音调22-31
- 第二节 八板主题音调31-38
- 小结38-39
- 第三章 八板元素在当代音乐中的应用特征——节奏组织39-53
- 第一节 作品局部中的八板节奏组织40-44
- 第二节 作品整体中的八板节奏组织44-52
- 小结52-53
- 第四章 八板元素在当代音乐中的应用特征——变奏思维53-67
- 第一节 八板"板式变体"的变奏思维53-55
- 第二节 八板变奏思维的"显性"体现55-60
- 第三节 八板变奏思维的"隐性"体现60-66
- 小结66-67
- 结语67-68
- 附录68-74
- 1:作曲家及其创作概述68-73
- 2:八板曲牌在各地流行的版本73-74
- 参考文献74-78
- 后记78-79
- 个人简历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院举办广州第一届丹麦当代音乐节[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马莹莹;;当代音乐中的“广西器乐因素”[J];艺术探索;2011年03期
3 马莹莹;;广西民歌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J];歌海;2011年04期
4 刘再生;;《中国音乐史基础知识150问》[J];音乐研究;2011年04期
5 米玛洛桑;;和平解放60年以来西藏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J];西藏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6 居其宏;;不敬父兄 遑尊乃祖——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古今贯通与厚今薄古[J];音乐探索;2011年02期
7 高兴;;音乐科技史及其研究领域初论[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4期
8 王清雷;;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音乐史高校学生论文评选颁奖大会综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林佳音;;扬琴演奏技法的研究[J];音乐生活;2011年08期
10 陶一陌;;琉璃亦阑珊——在现代古筝音乐创作过程中的点滴思索[J];人民音乐;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蔚;;论内心音乐听觉[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梅宝和;;打击乐器在主动音乐治疗中的作用及特点[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晶;田思胜;;我国音乐疗法的中医理论探讨[A];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 吴歌;当代音乐[N];河南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邢晓芳;“当代音乐呼唤求新的耳朵”[N];文汇报;2008年
3 居其宏;当代音乐的现状与趋势[N];人民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蔡萌;从巴洛克到新当代音乐[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王磊;雅俗共赏:当代音乐的走势[N];河北日报;2002年
6 傅显舟(整理);“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纪要(上)[N];音乐周报;2002年
7 居其宏整理;“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纪要(下)[N];音乐周报;2002年
8 本报驻波兰记者 金钊;大师风采 中国情结[N];人民日报;2003年
9 记者 紫茵;上音首届当代音乐周10月举行[N];音乐周报;2008年
10 记者 伍斌;“上海之春”开拓音乐新视野[N];解放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乔邦利;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啸岳;音乐沉寂[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4 高拂晓;期待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5 汤慧池;中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价值取向及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婧婧;“八板”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应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2 姚春e,
本文编号:651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5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