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整体思维在大提琴演奏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浅析整体思维在大提琴演奏中的运用
更多相关文章: 整体思维 天圆地方 阴阳消长 原本位置 平衡 重心
【摘要】:在本土,大提琴的练习与演奏整体落后于西方,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练习并非着眼于有规律的方法而常在琐碎的问题上纠缠,由于我们可能并不十分习惯于掌握西方的细分式思维运用与演奏,而只是口头上常片面的理解某一个出自于高度精确感受的演奏词汇,实际上并没有建立意识与身体的密切关系而有效的达致或接近那样的高度。 在重新看待中华文华中对审美和事物规律的高度认知后,本文取用了“天圆地方”“阴阳消长”的概念,也即是整体思维的方式对演奏大提琴的各个方面建立整体联系,用方位和运动的阴阳消长来解决演奏时身体部位酸疼疲劳等不适的问题,进而按大的规率综合出演奏时统一的一个精确感——原本位置。并用其含摄所有的练习,将姿态的美、声音的圆润、力量的均匀统一起来使演奏大提琴成为一个协调自然的整体。运用整体思维方法来系统地组织练习与演奏是适合我们的一种高效的方式,这样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可以帮助在演奏中创造出更新的音乐审美价值,因此是值得一试的。
【关键词】:整体思维 天圆地方 阴阳消长 原本位置 平衡 重心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22.3
【目录】:
- 论文摘要4-6
- 绪论6-7
- 第一章 从演奏联系文化7-10
- 第一节 技术滞后的思维因素7-8
- 第二节 重新认识整体思维8-10
- 第二章 天圆地方的审美概念10-14
- 第一节 整体概念的运用与思考10
- 第二节 练习要点的综合10-12
- 第三节 文化元素与练习的具体联系12-14
- 第三章 出自细化平衡的原本位置14-21
- 第一节 状态的综合14-15
- 第二节 方位与运动的平衡点15-17
- 第三节 意识指挥平衡17-19
- 第四节 原本位置与气的关系19-20
- 第五节 原本位置的创造性20-21
- 结论21-22
- 参考文献22-23
- 后记2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骄;;浅谈乐队合作[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10期
2 刘燕;;手风琴室内乐演奏中的音色[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申海珍;;浅析大提琴教学中音色的练习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6期
4 肖兴凯;姜筑;;论演奏意识与能力——关于管弦乐合奏[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年01期
5 陶蕾颖;;浅析小提琴学习中演奏心理的培养[J];美与时代(下);2011年06期
6 杨健;音乐表演的情感维度[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徐晋山;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剖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沈一郡;;大提琴双音演奏的左手训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孙倩;;钢琴教学中倾听能力培养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11期
10 黄萌萌;;音乐的“见证”(中)——再现肖斯塔科维奇《g小调钢琴五重奏》(Op.57)[J];乐器;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宏微;初探《道德经》对小提琴演奏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临舒;巴赫《恰空舞曲》四个音响版本表演创造的合理性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理;论陈耀星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创新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淼;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萨拉班德舞曲的研究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杨于佳;演奏者合作能力培养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6 祁艾;对音乐表演艺术中跨界现象的探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7 姚琦;对库夏科夫手风琴作品《秋季素描》的音乐及演奏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8 董莹;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创作特点及演奏风格[D];青岛大学;2007年
9 马雪竹;浅论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金鑫;弦乐四重奏音准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842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84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