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间器乐曲中“合头”与“合尾”的音乐形态研究
本文关键词:浙江民间器乐曲中“合头”与“合尾”的音乐形态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浙江民间器乐曲中"合头"与"合尾"的音乐形态展开研究并获得以下结论:浙江民间器乐曲中的"合头"、"合尾"既有基本形态又有复杂形态,基本形态为乐句之间的"头"、"尾"相合,"头"、"尾"的结构规模是乐逗或乐节,严格的处理要求"头"、"尾"的形态特征严格一致,自由的处理允许"头"、"尾"的形态特征既有保留又有变化,后者音乐形态可根据变奏手段进一步细分;复杂形态是基本形态的扩大化和复杂化,以"循环式合头"与"循环式合尾"为代表,表现为乐曲(或曲牌)之间的"头"、"尾"相合,"头"、"尾"的结构规模小可为乐逗、大可至乐段,既有严格的处理又有自由的处理,音乐形态可根据"头"、"尾"的结构规模进一步细分。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关键词】: 合头 合尾 循环式合头 循环式合尾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合头”与“合尾”是中西传统音乐创作共有的旋律发展手法,从字面意思看,“合”意味着材料的统一,“头、尾”意味着结构位置的差异,两者的特征可直观地理解为:不同音乐组织的“头”部或是“尾”部的材料保持一致。我国音乐学界对传统音乐中“合头”与“合尾”的理论研究已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依琪;黄自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韩昕昕;;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形象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丁玎玫;;舒伯特即兴曲的研究与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4 周烨;王僧虔:沉寂在历史中的音乐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吴家军;;多元化结构的融合——对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的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张军;刘学刚;;中国古典舞剑舞审美文化探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谢英军;张鹏;;管窥巴赫音乐中的宗教情结[J];北方音乐;2009年02期
8 代水冰;;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节奏、节拍特色[J];北方音乐;2009年08期
9 童莹;;浅论琵琶左手吟揉技法的历史演变与运动方式[J];北方音乐;2009年12期
10 马春明;;对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的新思考[J];北方音乐;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景月亲;单亚莉;;基于知识服务的歌剧《唐璜》专题数据库建设与研究[A];2011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1年
2 吴霜;;和声共同课教学中和声分析的思维与视角[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王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瑜;晋北地区民间道教科仪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付晓东;和谐与协和的历史演进与验证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赵书峰;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孙志鸿;本杰明·布里顿复调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晏文;黎英海歌曲选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泓阳;对民族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霞;小说《金瓶梅》的音乐史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小天;音乐与诗歌的艺术交融[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邱吉文;论清唱剧选段《你们要安慰我的百姓(comfort ye, my people)》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处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郭玉洁;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管亚男;《律吕正义.续编》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静文;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荣;;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的音乐形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2 田世高;土家族音乐形态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唐小凤;;中国民间音乐阶层分析对音乐形态划分的影响[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吕琳;;论吴歌的地域特色[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王耀华;;论“腔韵”[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万永仙;谢成林;张善维;;江上侗歌研究(部分选登)——以贵州从江巨洞侗寨为例[J];魅力中国;2010年04期
7 伍国栋;;音乐形态 音乐本体 音乐事象——与研究生讨论民族音乐学话语体系中的三个关键术语[J];中国音乐学;2010年03期
8 李红春;;宝鸡西山酒歌调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陆月;浅谈琵琶音乐与社会背景[J];剧作家;2005年03期
10 杜亚雄;;数字“三”在西方艺术音乐中的象征意义[J];中国音乐;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春阳;;对民间歌曲生存与流传的文化学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蓝雪霏;;畲族民歌与客家民歌的比较研究[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3 谢嘉幸;;音乐鉴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讲座提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兴梧;;“Polyphony”一词的音乐涵义与历史沿革解析[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陈劲松;;云南“原生态音乐”模式的现代诠释[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文峰 何勇;“凤阳花鼓说”加入《茉莉花》之争[N];扬州日报;2006年
2 王琳;让网络音乐来得更生动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孙乐;一段有音响乐谱的民间音乐历史[N];音乐周报;2007年
4 雷东霞;中国作曲家请把目光投向人[N];音乐周报;2003年
5 陈志音;回顾北京国际音乐节首演作品[N];音乐周报;2007年
6 何文琦;网络力量助推独立音乐[N];深圳商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赵忱;可能又是一个里程碑[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郭珊;广东人生来就有敢想敢做的开放观念[N];南方日报;2007年
9 高小立;《风情包克图》展示鹿城风情[N];文艺报;2007年
10 王洪林 克久 本报记者 何茜;阿坝“原生态”央视大亮嗓[N];四川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板俊荣;民族音乐学多位网视野下的海州五大宫调[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3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伍维曦;纪尧姆·德·马肖的《圣母弥撒》[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5 张小梅;唐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7 王维;日本筑前琵琶(八洲流)音乐和传承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璨;【孟姜女调】音乐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 向华;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婧;广西平果县嘹歌音乐形态调查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2 楚亚丽;山东成武民歌演唱风格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瑾;水陆法会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4 王延泓;南北高洛宝卷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林琳;山东聊城八角鼓音乐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新;太康道情戏音乐及其表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廖红;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小平;于都客家唢呐艺术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魏琳琳;二人台音乐形态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哈斯巴特尔;鄂尔多斯传统宴歌及其演唱习俗[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86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98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