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秦腔音乐的调式、调性及曲调发展手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5:28

  本文关键词:秦腔音乐的调式、调性及曲调发展手法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秦腔音乐 调式 调性 曲调 发展手法


【摘要】: 我国戏曲理论家齐如山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指出:“国人若想研究戏剧,非到西北去不可;世界人想研究中国戏剧,非到西北去不可。”(《中国戏曲源自西北》台湾版《齐如山全集》),而秦腔音乐是西北最具影响的戏曲音乐,本文通过分析秦腔音乐,目的在于全方位的理解戏曲音乐之内涵,尤其在结合技术表现力方面可以更加客观的深入理解其内髓。 一、本论文首先对秦腔音乐曲调的调式、调性以及特性音进行分析。 二、本论文通过大量的谱例对秦腔戏曲音乐引出的各种调式以及划分依据详解说明。 三、通过研究一些秦腔传统音乐的发展手法等捕捉处理高潮的一些精彩之处。 这些无疑都是对今后秦派音乐的理论研究和创作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秦腔音乐 调式 调性 曲调 发展手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825;J617.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绪论7-8
  • 第一章 秦腔音乐曲调的调式特征8-32
  • 一 五声音阶调式8-15
  • 1、从基础板式看秦腔曲调以五声音阶为基础8-9
  • 2、从基本板式看秦腔曲调以五声音阶为基础9-12
  • 3、从装饰性变化音级的运用看秦腔曲调以五声音阶为基础12-15
  • 二 六声音阶调式15-19
  • 1、带变宫的六声音阶调式15-18
  • 2、带清角的六声音阶调式18-19
  • 三 七声音阶调式19-24
  • 1、带变宫与清角的七声音阶调式19-21
  • 2、带闰与清角的七声音阶调式21-24
  • 四“欢”“苦”两种不同调式色彩具有两种不同表情作用24-32
  • 1、欢音徵调式及其旋法特点24-27
  • 2、苦音徵调式及其旋法特点27-32
  • 第二章 秦腔曲调的发展手法32-66
  • 一 重复32-40
  • 二 变化重复40-46
  • 三 变奏46-55
  • 四 对比55-60
  • 五 自由引伸60-61
  • 六 主调贯串61-66
  • 第三章 音乐高潮的处理手法66-68
  • 一 利用旋律因素66-67
  • 二 利用节奏因素67-68
  • 结论68-69
  • 参考文献69-70
  • 后记(含致谢)7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翠华;;关于阻碍进行的理论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高珂玲;;浅谈声乐作品艺术表现中的逻辑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3 孙永健;;浅谈和声分析在曲式分析中的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石翠花;;“三巨匠”钢琴奏鸣曲式呈示部对比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5 林国花;王s,

本文编号:1049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49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4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