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刘天华音乐教育实践与思想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6:25

  本文关键词:刘天华音乐教育实践与思想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刘天华 音乐教育实践 音乐教育思想


【摘要】: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社会巨变,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教育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而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一大批为音乐教育事业献身的先行者,例如:沈心工、李叔同、蔡元培、萧友梅、刘天华、黄自等音乐家,他们共同为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事业谱写出了一曲宏伟壮丽的赞歌,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音乐教育家中,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刘天华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刘天华(1895.2.4.—1932.6.8.),江苏江阴人,我国近现代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国二胡学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本文以20世纪初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为社会背景,着重以刘天华的音乐教育实践和音乐教育思想为集中研究对象,旨在更清晰地展现刘天华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历史贡献,通过对其在二胡艺术教学活动的研究,明确刘天华在音乐教学发展及二胡艺术史中所取得的举世公认的历史贡献和地位,找到对当代的音乐教学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因素。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补充我国音乐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理论体系进行更深入的系统研究,更对于音乐教育学科的建设和二胡艺术的发展能够提供有意义的启示与借鉴。 本文在绪论部分揭示了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第一章,我们第一部分大致概括的叙述了刘天华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他在我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对于当代我国民族乐器在现行音乐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主要透析了刘天华所处的时代背景,着重考察了刘天华的生平和从教经历,展现了20世纪初期中国文化教育的大背景对于刘天华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在第二章我们将刘天华音乐教育实践的主要方面作出了宏观有机的动态把握,着重叙述了他在教学方面、乐派体系传承方面和成立国乐改进社方面的成绩;第三章我们梳理和归纳出了刘天华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及主要内容,分别对他的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和音乐教材编选这两方面进行论述,并总结出他的音乐教育思想的特点;在第四章我们总结了刘天华的音乐教育所产生的后世影响与对当代的现实启迪,肯定了他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刘天华 音乐教育实践 音乐教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绪论9-14
  •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9-11
  • (二) 问题的提出11-12
  • (三) 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12
  • (四) 研究方法12-14
  • 一、刘天华的音乐教育贡献与生命轨迹14-25
  • (一) 音乐教育贡献概述14-17
  • 1. 辉煌成就14-15
  • 2. 民乐地位15-17
  • (二) 刘天华生命轨迹17-25
  • 1. 社会背景17-20
  • 2. 求学时代20-22
  • 3. 从教经历22-25
  • 二、刘天华的音乐教育实践25-35
  • (一) 教学方面25-28
  • 1. 教学25-27
  • 2. 改革记谱法27-28
  • (二) 乐派体系传承28-32
  • 1. 一脉相承28-31
  • 2. 乐派特色31-32
  • (三) 国乐改进社32-35
  • 三、刘天华的音乐教育思想35-48
  • (一) 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35-36
  • 1. 前期(1921年之前)35-36
  • 2. 后期(1922年—1932年)36
  • (二) 教学方法方面36-40
  • 1. 注重技术训练、循序渐进教学37-38
  • 2. 面对全体学生、启发式教学38-40
  • 3. 追求乐曲意境、表现传统韵味40
  • (三) 教材编选方面40-45
  • 1. 教材内容的多元性40-41
  • 2. 教材的继承性41-44
  • 3. 教材的创新性44-45
  • (四) 本章小结45-48
  • 1. 联系时代,关注社会45-46
  • 2. 立场明确,服务大众46
  • 3. 勤学苦练,严谨治学46-48
  • 四、刘天华音乐教育的后世影响与现实启迪48-55
  • (一) 刘天华音乐教育的后世影响48-50
  • 1. 创立专业二胡教育和师资建设48-49
  • 2. 二胡教材的出版49
  • 3. 二胡演奏技巧的不断创新49-50
  • 4. 二胡艺术人才辈出50
  • (二) 刘天华音乐教育的现实启迪50-53
  • 1. 对当今二胡教学的启示50-51
  • 2. 学习刘天华的启示51-53
  • (三) 对当代课程改革的思考53-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1
  • 附录A 图片资料61-71
  • 致谢71-7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2-7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9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49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2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