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品《送春肥》艺术特色赏析
本文关键词:小提琴作品《送春肥》艺术特色赏析
【摘要】:《送春肥》以豫剧音乐为创作素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原人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本文从曲式、旋律、节奏、和声方面剖析作品结构特点,结合豫剧音乐分析作品演奏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法,这对演奏者理解和诠释作品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台州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词】: 送春肥 音乐创作 演奏技法
【分类号】:J622.1
【正文快照】: 《送春肥》是20世纪60年代,由小提琴教育家赵薇改编创作的具有豫剧音乐风格的小提琴作品。乐曲欢快热烈,始终以传统音乐素材为创作核心,使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本文通过文献法,搜集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和演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运用分析法,对作品音乐创作和演奏进行分析研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冬冰;关于开封方言研究的视野[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苏向红;浙北吴语区长兴县的河南话音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张生汉,刘永华;《红楼梦》《歧路灯》《儒林外史》方言词语比较——以予词前的动词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陈卫恒;林州方言“子”尾读音研究[J];语文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华;《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中的“与”和“给”[D];河南大学;2004年
2 张胜环;歌唱中的形体表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禹剑;荥阳方言词汇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张向阳;赣北河南话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邱锡凤;上杭客家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侯恒雷;镇平方言儿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陈松亚;林州方言语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朱艳;论常香玉的唱腔艺术在《花木兰》中的体现[D];西南大学;2008年
9 李磊;任宏恩表演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王晓静;怀梆传统剧目文本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仲彭;继承发扬革命音乐传统 努力提高音乐创作质量——为纪念聂耳、星海而作[J];音乐探索;1985年02期
2 丁善德;;开创音乐创作新局面 适应人民和时代的需要[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3 ;舒曼的音乐创作[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4 荔枝;;唱片推介[J];时代风采;1999年03期
5 杨耀华;论中国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特色[J];戏剧文学;2005年04期
6 ;碟中碟[J];音乐生活;2005年10期
7 蔡伟;;音乐中的灵感思维——基本形式与基本特性[J];中国音乐;2006年01期
8 罗相巧;;论逆向思维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06年11期
9 张鹤峰;王正宇;孙艳丽;;音乐剧中的音乐创作与舞美艺术[J];大舞台;2006年05期
10 孙晓飞;;黑河地区民歌融入音乐创作简论[J];剧作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笛;;20世纪黑龙江音乐创作启示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钟龙宝;;浅谈繁荣儿童音乐创作[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邓俭;;试论儿童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胡玉璋;;歌剧《李向群》音乐创作谈[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5 曾国平;;初论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邵桂兰;王建高;;论音乐创作与审美心理结构系统中的潜感觉[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舒妲娜;;试论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领域及手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蔚鸫;牟学农;;在歌声中崛起、在歌声中前进——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群体侃谈[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袁新荣;;音乐审美心理活动浅析[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越;朴实鲜活 意境悠远[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印青;崇高壮美的旋律[N];文艺报;2005年
3 精耕;《回民湾》音乐创作的特点[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 刘文金;音乐创作要坚持民族性 时代性 个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记者 谢培;母语不一样,作曲风格也不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李霞;美丽其格:当代蒙古族音乐创作奠基人[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7 本报记者 华凌;科技对音乐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N];科技日报;2005年
8 范哲明;名不副实的“传统”与难以为是的“创新”[N];音乐周报;2008年
9 《北京青年报》资深文化记者、音乐评论家 伦兵;浓缩辉煌历史赞美当代中国[N];韶关日报;2011年
10 实习记者 李红艳;音乐行业需要明星更需要创作[N];北京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叶国辉;库塔克的音乐创作及其观念[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4 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5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7 童颖;叶小纲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8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9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思媛;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技法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放;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心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段伟伟;论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创作[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李帅;论“启蒙运动”对莫扎特音乐创作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师琰;音乐创作中计算机音乐技术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董妍;俞绂棠音乐创作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邹小雨;电子音乐的历史·现在·未来[D];西南大学;2009年
8 尚建;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欧璐莎;论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的确立[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玉梅;豫剧现代戏《朝阳沟》音乐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89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089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