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听风——为中阮和手鼓而作》
发布时间:2017-11-17 09:16
本文关键词:试析《听风——为中阮和手鼓而作》
更多相关文章: 《听风》 中阮 手鼓 题材 体裁 音色 创作思维 创作技法
【摘要】: 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也愈演愈烈,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变的更加恶劣。《听风》这部室内乐作品的创作原由就是为了表达一种渴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相容一体的生活状态。 这部作品的创作思维是:选用具有西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元素,采用室内乐的表现形式,用中阮和手鼓(直径-45cm)这两件共同具有点状发声特点且音色柔和而深沉、浑厚而通透的乐器,通过运用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等音乐元素,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其组织构建,让音乐语言尽可能的完整、完满、全方位的展现,追求“器”与“道”、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该作品的创作技法,是以音色和力度多层次、多角度的结构布局为主,通过运用集中的节奏型和带有调式音高排列但去除传统调式思维、结构布局的音高组合方式,而形成了整体的结构力特征。本文在第二部份,创作技法——关于作品结构组织与音乐元素的设计和表现形态中分别对音乐诸元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概括如下: 音高组织方面,主要以2度四音列的核心音高为基础,用音集集合、调式音高排列等多种手法进行横向、纵向的音高布局;节奏组织方面,以核心节奏细胞为基础,用多种手法在时间上进行长、短音值交替,空间上用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节奏运动形态做节奏对位和节奏错位,使节奏律动产生对比、叠置和对抗,呈现出更为细致、丰富的音乐节奏语汇;音色组织方面,通过充分挖掘中阮与手鼓的音色特质,运用线条式纯音色与多重音色叠置相结合的手法,全方位、立体式的进行音色组织构架;力度组织方面,在不同音乐结点和段落中,使用力度穿插、力度对比、力度延续等手法使音乐表现力更为丰富、动人。 在以上诸元素的创作技法下,整个音乐进程中各音乐段落以不同的音乐元素为中心,这也逐渐形成了作品整体的结构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勇;阮史漫话[J];交响.西安音院学报;1985年02期
,本文编号:1195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195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