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盘骚哩在延边地区的演唱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1 08:06

  本文关键词:盘骚哩在延边地区的演唱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延边 盘骚哩 演唱特征


【摘要】: 文化可以充当本地区的标志性名片,何况这个名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位于北纬41度59分~44度30分,东经127度27分~131度18分之间,东与俄罗斯滨海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西邻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依托吉、黑、辽三省广阔的腹地,是东三省沟通海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地理、文化三个重心的交汇点。 盘骚哩是朝鲜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盘骚哩在延边地区的演唱为基本对象,通过近百年来盘骚哩在延边地区的流传及演唱形式,探讨其独有的演唱特征。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绪论。主要陈述了笔者选题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并简要叙述了笔者在分析盘骚哩在延边地区的演唱特征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演唱历史脉络。包括自然传入期、计划传承期、个性化发展期,为分析和探究盘骚哩在延边地区演唱特征起到了铺垫作用。 第三章、演唱特征。通过对盘骚哩在延边地区演唱的基本特色与传统盘骚哩演唱特点的相互比较,阐明盘骚哩在延边地区演唱的四大要素与传统盘骚哩演唱要素之间的不同点。 第四章、结论。从盘骚哩在延边地区演唱的基本要素看:1)唱的技巧上即借鉴传统盘骚哩唱的一面,又有在共鸣与发声上借鉴美声唱法的一面,形成自己的一种特征。2)念白具有多种方言特点。3)动作上具有钢韧、有力,在强拍上借助瞬间的力量完成动作的特征。4)伴奏上主要在于它的形式,大多使用杖鼓,又有乐队的伴奏,即使在乐队乐队中用的打击乐仍然是杖鼓。这与传统盘骚哩的伴奏形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总而言之,盘骚哩在延边地区的演唱,既继承了传统,又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适应于当地听众的审美需求作出了极为有益的尝试。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晶;崔宏;;抗联第一路军后期的艰苦斗争[J];新长征;2011年07期

2 袁灿兴;;1920年珲春事件论析[J];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巩中坚;;清朝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J];学问;2002年01期

4 费驰;;20世纪初期中朝边境商埠中的朝鲜移民社会[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李铁;;关于发展延边民族文化产业的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琛;尤昕;姜春善;崔海霞;崔鲜花;金春花;金春梅;;延边地区健康人群Nelin基因相关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金玉女;李航;林雷;;延边地区结核病归口管理成效[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3 李爱顺;;艺术资源与延边地区的发展[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李南洙;钟照日;金永奎;金成吉;许松峰;;延边地区苜蓿生产基地建设初探[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5 杜绍财;张瑞;田园;魏来;金丹;;我国延边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a型感染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赵静静;;基于GIS的延边地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好山好水 好稻好米——延边优质大米简介[A];第三届全国粳稻米产业大会专集[C];2008年

8 贾琦;吕弼顺;赵贞海;陈孝;张蕾;;延边地区国内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与行为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吴明德;;延边地区朝鲜族营养调查情况报告[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10 王冬艳;李月芬;尚媛;玄兆业;;延边地区土壤硼元素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苹果梨品质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高吉龙;金春善阐述中国共产党在延边的斗争历程[N];延边日报(汉);2011年

2 记者 高云;延边大学“211工程”接受国家验收[N];延边日报;2006年

3 于莉;大商靠德:餐饮潮头搏激流[N];延边日报;2006年

4 记者 董乐平 冯树伟;邓凯会见日本客人[N];延边日报;2007年

5 宋春娟;延边公司“三建一创”全面提升企业实力[N];东北电力报;2006年

6 李中庆;延边风电开发计划正式启动[N];延边日报;2008年

7 记者 王春荣;保证符合用地政策项目今年开工[N];延边日报;2007年

8 记者 张鹏;延边免收中小学生杂费[N];吉林日报;2006年

9 本版编辑邋樊哲高 李映 任爱青;延边 争做对韩日软件外包“桥头堡”[N];中国电子报;2007年

10 记者 肖玉敏;延边森防工作给全省树立了榜样[N];延边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东春;20世纪初基督教在中国延边朝鲜民族社会的演变及其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2 赵刚;社会主义制度在延边地区的确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宏光;延边中生代浅成热液铜金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杨康鹃;延边朝鲜族与汉族2型糖尿病与PPAR-γ2、apM-1和PGC-1基因SNPs相关性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5 崔兰;延边地区成人胰岛素抵抗与多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6 周晓东;吉林省中东部地区下石炭统—下三叠统地层序列及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李洪锡;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领事馆警察机构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8 张春艳;吉林省东部古生代变质杂岩的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承律;东北亚国际合作时代朝鲜族社会文化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长虎;延边地区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2 文艺花;延边农业合作化历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3 高席;延边地区同韩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4 林景浩;延边地区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5 梁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城镇体系的空间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郭安斌;延边地区循环经济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高斌;延边地区工业技术进步评估与科技发展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0年

8 朱日红;延边地区发展现代物流探析[D];延边大学;2005年

9 王鑫;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迁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香喜;延边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战略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10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10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9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