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七字仔调》唱腔旋律音调特点及其考源
本文关键词:歌仔戏《七字仔调》唱腔旋律音调特点及其考源
【摘要】:音乐,有时可以例证历史。本文就是通过对歌仔戏《七字仔调》唱腔音乐旋律音调特点的分析与比较来追溯北人南迁、印证方言形成及文化融合的一次尝试。首先,逐一分析闽台地区歌仔戏《七字仔调》曲牌系统各曲牌唱腔各自的旋律音调特点。然后,将其综合归纳为三个特点:1.调式结构的功能性;2.四度、五度框架的单一性;3.调式的羽类色彩。最后,将其三个特点与中州支脉音乐、南方民族音乐进行比较研究,得出闽台歌仔戏唱腔音乐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规律:既继承中州支脉音乐调式功能完整,强调调式Ⅰ、Ⅳ、Ⅴ级音,以及在这些音级之间形成的四度、五度旋律进行;又具有自身独特创造的四度、五度框架的单一性;接受本土音乐的影响,调式是羽类色彩,以及对于羽类色彩诸种腔音列的运用等旋律音调特点。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笔者在多年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发现以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层次中的最小单位——腔音列为研究工具,进行横向的(地域间、民族间)、纵向的(历史时期、发展阶段)音乐形态比较研究,可以作为民族源流考证、人口迁徙、方言形成以及文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新;;关中方言的“的”字以及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郭利霞;侯瑞芬;;山阴地名的文化语言学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黄薇;;明清几本闽语韵书的亲疏关系——以韵类的差异性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4 陈嘉莉;;海峡两岸闽南方言的形成和异同[J];今传媒;2010年10期
5 脱傲;甘肃永登方言中的少数民族语言现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脱傲;永登方言语音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陈恒汉;;闽南方言“流浪记”:以词汇输出为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夏中易;;论入声韵音节声调的演变——《入声论》之十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陈寅;;西昌老派城关话韵母的类变现象[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韩子京;四川石湾话和湖南温塘话声调比较──一种方言从原籍到移民地后的演变轨迹[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伟;;布依族族名与人名[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阎浩然;曹昭;;试论方言语境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测试评分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荣国;;兴化区域文化形成初探[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郭锦飙;;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议略[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朱Z瀂,
本文编号:1212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1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