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交响叙事曲《乌力格尔主题随想》
本文关键词:分析交响叙事曲《乌力格尔主题随想》
更多相关文章: 蒙古族 阿拉腾奥勒 乌力格尔 交响叙事曲 乌力格尔主题随想
【摘要】: 蒙古族作曲家阿拉腾奥勒,用手中的音乐画笔描绘多姿多彩的草原生活,用心田流淌的缕缕乐思谱就蓝天白云的清新乐章。他抒发草原情怀、展示民族魂魄,用执著的爱恋和创作灵感追求纯美、讴歌母亲,回报草原,这是一位用音乐感悟人生,展示心灵的蒙古族艺术家。执著而成熟的音乐家———阿拉腾奥勒,志在用草原牧民的生活作为主创题材,作品扎根于草原、沙漠、高山、森林和边疆人民的劳动生活,透示着浓烈的蒙古族民间音乐风格和新时代气息。 创作50年来,他收获了理想,收获了斑斓。丰富的蒙古族民间音乐,是他取之不尽的源泉。他谦虚、坦诚、热情,就像草原上的白杨,朴实无华。草原养育了他,给了他艺术上的给养,也培养了他粗犷、豪爽的性格,他身上带有特别质朴的气质,这就像他的作品,淳朴而又柔美。他的交响叙事曲《乌力格尔主题随想》,则是他的这种个性、气质及才华的最好展现,也是对蒙古族历史进程、民族个性及心灵世界的概括性表现。 本文立足于蒙古族著名作曲家阿拉腾奥勒先生及其代表作品——交响叙事曲《乌力格尔主题随想》作为研究对象,以及对曲式结构、和声、复调、主题等方面分析,兼以历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形态学、音乐美学等研究方法,并以此来结构全文。 内蒙古地区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丰厚,像阿拉腾奥勒先生这样吸收了草原的“人土风情”等多种营养,并熟练掌握中西方作曲技法的作曲家,其作品的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史料价值是极高的,基于此,本论文的撰写希冀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相璧;清代蒙古族诗人博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5年03期
2 白·特木尔巴根;;清代蒙古族诗人延清及其《奉使车臣汗记程诗》[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3 席永杰;;简谈清代蒙汉文化交流对蒙古族诗歌创作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4 蒲文成;青海的蒙古族寺院[J];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5 刘毅政;;清末咸同年间蒙古族人民的反封建起义[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年01期
6 倪强华;;努力塑造民族魂[J];电影;1989年07期
7 特格舍;;罗卜桑确丹的教育思想简述[J];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04期
8 杨泉良,,刘晓峰;蒙古族元散曲作家隐逸思想产生的渊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9 ;《民族文学》一九九四年总目录[J];民族文学;1994年12期
10 格·孟和;试论蒙古族草原生态伦理观[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格斯;;“蒙古族传统游戏,棋牌玩法的教学研究”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2 苏布德;;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3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7年9月——11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4 乌林花;温都尔木乐;段其木格;;子课题《蒙古族传统舞蹈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7年9月——12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5 陶格斯;;“蒙古族传统游戏棋牌玩法的教学研究”终期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6 金图雅;乌兰图雅;;论文《浅谈蒙古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麦丽素;李其木格;;《浅谈蒙古族舞蹈教学应从培训幼儿的兴趣着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陈山;;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蒙古族茶用植物的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乌林花;;2007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民俗与幼儿生活相结合的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乌林花;;2008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民俗与幼儿生活相结合的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崇先鸣;立志弘扬民族艺术的人[N];通辽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何汀;柴达木,歌声如潮[N];青海日报;2009年
3 邹万银;蒙古族古典家具[N];内蒙古日报(汉);2004年
4 贺希格陶克陶;蒙古族舞蹈艺术理论与莫德格玛[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阎春霞 实习生 高宏鑫;用镜头展示草原文化魅力[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王力军;架起民族文化交流的彩虹[N];通辽日报;2006年
7 ;通辽市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N];通辽日报;2007年
8 建华;男子摔跤为我省收获首枚奖牌[N];青海日报;2007年
9 张世荣;伴着鸿雁起飞 倚着马鞍歌唱[N];通辽日报;2007年
10 ;沈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N];沈阳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荣;蒙古族好汉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潮鲁;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萨础拉;蒙古族当代话剧文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桑郁;云南通海蒙古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冰梅;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之动物学溯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永花;伪满时期的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白秀峰;蒙古族、达斡尔族人与异类婚配型故事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德力根仓;分析交响叙事曲《乌力格尔主题随想》[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薛晓辉;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胡春香;论蒙古族习惯法与刑法的冲突与调适[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 沙仁花;蒙古族缝制品的纹饰工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宝永;《蒙古—卫拉特法典》中的刑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吴日娜;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二重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沈利玲;蒙汉族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逯静;蒙古族酒具技术浅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胡乌仁;额济纳野生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佩文;清代蒙古族鼻烟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18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18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