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文化自觉与坚守——也谈“郭祖荣现象”

发布时间:2017-11-27 19:22

  本文关键词:文化自觉与坚守——也谈“郭祖荣现象”


  更多相关文章: 郭祖荣 文化自觉 第四交响曲 音乐现象 音乐主题 创作 忧患意识 室内乐 福建 艺术歌曲


【摘要】:正于庆新先生提出的"郭祖荣与福建音乐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作为福建乐群的领军人物,郭祖荣先生以85岁高龄,在六十多年的创作与教育生涯中,以惊人的执着和毅力,写出了包括22部交响曲在内的四十多部交响作品以及大量的室内乐和艺术歌曲,在国内外乐界十分罕见。这一"郭祖荣现象"的确很值得探讨和研究,尤其在当今如此浮躁的文化环境下,对一种特别质朴的文化现象的寻问,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作者单位】: 福建省文联;
【分类号】:K825.76;J614
【正文快照】: f庆新先生提出的“郭祖荣与福建音乐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也弓I发了我的思考。作为福建乐群的领军人物,郭祖荣先生以85岁高龄,在六十多年的创作与教育生涯中,以惊人的执着和毅力,写出了包括22部交响曲在内的四十多部交响作品以及大量的室内乐和艺术歌曲,在国内外乐界十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震;;浅谈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借鉴中的文化自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金晖;;回族舞蹈创作的困境与突破[J];学理论;2010年28期

3 乔红;;高师民族音乐主体意识构建的“文化自觉”谈[J];音乐创作;2007年01期

4 韦嘉;谢喜梅;;民族性和时代性完美结合的典范——浅评电影《刘三姐》及其歌曲[J];传承;2009年18期

5 施娓;;大学生民乐欣赏的文化自觉与价值重塑[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李树榕;;论民族舞蹈创作的资源与“文化自觉”——从第四届全国电视舞蹈大赛谈起[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肖文礼;;音乐·人·文化的互动——读约翰·布莱金的《人的音乐性》[J];艺术百家;2010年S1期

8 王丹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民间音乐生态保护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8年03期

9 许晓明;;音乐中的文化自觉——壮语新音乐运动及发展原因探析[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3期

10 秦序;;“全球一体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有关文化、艺术等宏大概念的分类分层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凤林;;什么是音乐的真实存在?——洛谢夫音乐哲学一瞥[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于润洋;;从交响音乐鉴赏谈音乐的特性——在全国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课教师培训班上的学术报告[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新疆艺术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4 宋瑾;;站在哪里说音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5 孔云霞;;传统大小调体系中的和弦思维及其规训途径研究[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李兴梧;;“Polyphony”一词的音乐涵义与历史沿革解析[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费邓洪;;从音乐的“情感内容”到“另一种心理内容”的猜想[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靳婕;;世界民族音乐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侯瑞云;;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青;原生态:唤醒文化自觉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契机[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王俊;“唱响中国”,歌声中的文化自觉[N];深圳特区报;2011年

3 宋瑾;郭祖荣:以创作交响乐为生存方式的人[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韩钟恩;“诗人”与“作家”[N];音乐周报;2001年

5 王晋福;向往伊甸园[N];音乐周报;2008年

6 刘雪枫;阿巴多的“最后一口气”[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仲呈祥;时代音符 歌坛精品[N];人民日报;2006年

8 黄晓和;肖斯塔科维奇 特殊时代锤炼的作曲大师(三)[N];音乐周报;2006年

9 仲呈祥;时代音符 歌坛精品[N];中国艺术报;2006年

10 刘雪枫;“焕然一新”的贝奇科夫[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晓峰;音乐理解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晓健;郭祖荣艺术歌曲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夏冰;福建民间音乐因素在郭祖荣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费诚;施尼特凯第四交响曲创作技法研究[D];沈阳音乐学院;2012年

4 马磊;布鲁克纳及其《第四交响曲》简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季毅;昆明翠湖社区音乐现象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6 方明;传播学视野下“花儿”的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李娜;兰州、南阳两地河岸音乐景观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哈斯格日乐;蒙古族抄儿音乐及其音乐审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亚珍;昌黎民歌演唱技巧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刘浈;论《云南映象》的“原生态”文化内涵与理论意蕴[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2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32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f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