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传统视域中白族民歌的田野研究——以剑川县石龙村的白曲界定及民俗阐释为例
本文关键词:口头传统视域中白族民歌的田野研究——以剑川县石龙村的白曲界定及民俗阐释为例
【摘要】:既有的白族民歌研究,多从传统的文学或文本研究范式出发,以汉语言文学的研究框架为参照,对白族民歌在文学意义上所体现的各种特点进行总结,而这种在书写范式投射下的学理抽绎,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遮蔽了白族民歌在民间的原生样貌。通过引入口头传统田野研究的方法,对白族民歌的文类属性进行分析,力争在民族志描述的基础上还原白族民歌在民间的实有状态,并对现有的白族民歌分类系统进行反思,概括并提出白族民歌分类的新观点。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文传学院;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从学术史的眼光来看,作为口头传统的白族民歌一直被视作白族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对应的,在白族文学史这样的学术话语之中,白族民歌被当作重要的研究对象,也进一步被视为白族口头民俗的重要标志。然而在这样的学术谱系中,白族民歌的研究也一直受困于“口头文学”与“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瓦尔特·翁,张海洋;基于口传的思维和表述特点[J];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S1期
2 朱刚;;从传统到个人:石龙白曲的传承机制及诗学法则探析[J];民族艺术;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革;;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2 万建中;民间文学本体特征的再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孙滔;;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构建、创新与困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06期
4 祝秀丽;;重释民间故事的重复律[J];民俗研究;2005年03期
5 康丽;中国巧女故事中的角色类型[J];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02期
6 康丽;;隐匿的秩序:论中国巧女故事叙事结构中的故事范型序列[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7 祝秀丽;;民间故事重复律的分类、结构与表演[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8 康丽;;民间故事类型丛中的故事范型及其序列组合方式——以中国巧女故事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01期
9 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10 康丽;角色置换与利益代言——从社会性别角色解读中国巧女故事[J];民族艺术;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冬珍;《风》诗艺术特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娜敏;鄂温克族狩猎故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哲;口头逻辑视域中的话本与拟话本小说[D];南开大学;2011年
2 吴哲;剑川白族调音乐形态与传承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陈晨;重述神话 故事新编[D];安徽大学;2011年
4 马英才;中国民间故事中机智人物故事的文化意蕴[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涛;中国《玛纳斯》诗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海涛;论民间故事中的“呆女婿”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涛;两级跳跃:个体—群体—人类[D];苏州大学;2011年
8 刘聚;山东民间故事中的愚笨书生形象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王丽娜;原生态的故事到文本的转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陈漪;湘西苗族“萨滚”的田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曾婉;中国民族音乐集成编辑学座谈[J];音乐研究;1987年01期
2 罗艺峰;中国音乐民俗学的对象·观念·方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3 陈桐生;;深邃出自细微——评《中国民俗辞典》[J];理论月刊;1992年08期
4 王志毅;;民间音乐的当代传承方式[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5期
5 雷文彪;;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研究综述[J];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02期
6 孙s,
本文编号:1238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3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