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训田《梦四则》创作技法初探
发布时间:2017-12-01 21:10
本文关键词:何训田《梦四则》创作技法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何训田 《梦四则》 细胞音程 音墙——音块织体 音色对比 音色分离 对比——渐进式结构布局
【摘要】: 何训田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音乐语言丰富、结构严谨,具有较强的个性化音乐观念。他在20世纪八十年代独创“RD作曲法”,并运用这一自创的音乐理论创作了一批富有个性的音乐作品。对当代中国乐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品《梦四则》创作于1986年,是何训田较早期的管弦乐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对细胞音程小二度的贯彻使用,达到了构架整部作品音高结构的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织体严谨而精心的设计使其在整部作品中都统一于“音墙——音块”织体特征;通过对音色—音响富有逻辑的安排,使音色—音响成为这部作品中重要的结构力量。本文将从作品作曲技术层面的角度出发,对这部作品的音高、织体、音色及整体结构进行多方位,全面的探究。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作曲家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的创作轨迹简述与《梦四则》这部作品的独立简介。第二章是对《梦四则》中细胞音程架构整个音高结构的全面分析。第三章通过对全曲织体形态特点的总结,详细阐述音墙——音块织体特点在这部作品织体写作上的体现。第四章通过对作品音色的对比和展衍方式的研究,从而对音色—音响在这部作品中作为音乐结构力的探索。第五章是对整部作品曲式结构中“对比—渐进式”特点的全面解析。最后,通过对上述四个方面的探索,对何训田《梦四则》的创作技法特征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仁平;“宏复调”织体形态及其结构功能——何训田《声音的图案》之三音乐分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郭树荟;;探索与困惑——20世纪下半叶上海民族室内乐为我们带来了什么[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范昕;“钟鼓奖”时隔三年再“鼓”风波[N];文汇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钱丽;镜头内记录 镜像外感悟[N];贵阳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瑾;一审败诉 何或继续上诉[N];音乐周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秀;何训田歌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张泽艺;何训田《梦四则》创作技法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杨琛;何训田创作观念与作曲技法[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矫妮妮;张千一藏族风格流行歌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242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4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