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论河州“花儿”及其改编曲的语言特点

发布时间:2017-12-04 21:16

  本文关键词:论河州“花儿”及其改编曲的语言特点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 民歌 河州“花儿”


【摘要】: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工具,民族性和地域性是语言的重要特征。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复杂的语言情况。方言是指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区域里说着大同小异的话。民族因素和地理因素对方言的形成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并以口头流传为主要传播形式的音乐体裁。民歌演唱使用的大多是当地的方言,方言语言形式大大影响着民歌音乐旋律的走向和构成,也就形成了符合各个方言区民众的音乐审美的、地域性很强的地方民歌。 河州“花儿”是由生活在甘肃、青海等地区的各族人民共同使用河州方言演唱的、主要反映人们爱情生活的一种山歌。 河州“花儿”的演唱语言丰富、精炼、淳朴;“花儿”辞令中大量使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人们的爱情生活;特殊的语言习惯和结构特点使“花儿”曲带有独特的具有泥土味道的芳香;各种形式的衬词的使用更是大大增强了“花儿”的感染力……。传统“花儿”曲如此,新时期“花儿”改编曲的语言风格则抓住传统“花儿”语言的这些特色进行夸张的艺术加工,使歌曲既有民族地域特色,又有时代气息。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0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军林;西北民歌“花儿”的审美文化阐释[D];湖北民族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252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52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c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