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审美哲学”后现代批判的反思
本文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哲学”后现代批判的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语境 审美哲学 后现代 实践哲学 视域融合
【摘要】:音乐教育审美哲学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视域,由于其哲学基础与理论体系的局限性,而受到实践哲学的批判;但就音乐教育和中国现实语境而言,审美哲学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面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审美哲学只有实现与实践哲学的视域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分类号】:J60-4
【正文快照】: 引言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后现代思想开始渗透到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学、美学等领域。世界音乐教育哲学也逐步打破“审美哲学”一统天下的神话,呈现出“审美论”、“文化论”、“功能论”、“创造论”等理论多元并存的格局。部分学者从不同的学术视角对“审美哲学”(M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孝伦;;人类审美活动的逻辑起点是生命[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2 詹燕君;;“Praxis”音乐教育哲学的另一种阐述方式——鲍曼博士上海音乐学院讲学纪实[J];人民音乐;2007年06期
3 杨燕宜;;“美学”及“审美”考源——兼谈德国近现代艺术教育[J];人民音乐;2007年10期
4 徐敦广;;后现代语境中审美现代性思想批判——从20世纪美国音乐教育哲学谈起[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5 李晓冬;;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西方音乐进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年04期
7 陈炎;;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王秀萍;;论音乐教育的审美范式[J];中国音乐学;2006年02期
9 郭小利;;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J];中国音乐学;2008年02期
10 王秀萍;;从审美范式到反思性实践范式——历史视域中的音乐教育范式转换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炳杰;申育林;;论欧洲合唱艺术的“和谐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李道琳;孔子音乐思想的美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郑雅丽;;杜鸣心《新世纪少年钢琴组曲》的创作特点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4 康国晶;;情感——声乐教学的风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5 张敏;;浅谈如何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康晓蕴;;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7 张静亚;;浅谈《声无哀乐论》中的“声”“情”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8 张静亚;;《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吴东平;;龙骨坡抬工号子的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10 薛冬艳;;中国音乐美学中的文人气质散议[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铁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孙守迁;王鑫;刘涛;汤永川;;音乐情感的语言值计算模型研究[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孟子厚;戴妮娜;夏博雯;;小型古乐厅的声学设计[A];2009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唱歌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欢;传承古韵载新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匡秋爽;红色经典音乐的美育价值与传承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杨;探讨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创作的新思路[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小玲;李斯特交响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绮;认知心理学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玲;从中西文学与音乐的关系看文学与音乐欣赏中的互相渗透[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管建华;;21世纪音乐教育观念的三个转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年02期
2 刘洪;经济研究范式的转换[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3 刘沛;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兼论多维度音乐课程价值及逻辑起点[J];中国音乐;2004年04期
4 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年04期
5 曲跃厚,王治河;走向一种后现代教育哲学——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J];哲学研究;2004年05期
6 郭小利;;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J];中国音乐学;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玮;;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Bennett Reimer与David J.Elliott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郭小利;;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J];中国音乐学;2008年02期
3 王岩;;实践音乐教育哲学针对我国音乐教改的现实指向[J];艺术教育;2010年03期
4 郭博理;;哲学与中国当代声乐教育[J];学术研究;2010年07期
5 楼宇然;;给歌坛挑点利[J];歌海;2002年04期
6 应妮;丁尘馨;;芭蕾《牡丹亭》,,一次后现代实验[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17期
7 管建华;;鲍曼(Wayne D.Bowman)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新实用主义哲学趋向简析[J];中国音乐;2009年03期
8 罗杰·斯克鲁顿;盛韵;;后现代聆听[J];音乐爱好者;2010年12期
9 孙慧佳;;观念更迭场域中的舞蹈形态流变[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杨燕迪;;诊断音乐:病理与处方[J];读书;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玮;;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Bennett Reimer与David J.Elliott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解释学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常慧娈;;跨文化与交互性:——第27届ISME专题研讨会(Symposia)的后现代追问[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谢嘉幸;;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大陆学校民族音乐传承[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皓;走入后现代阵营的赛尔金[N];音乐周报;2011年
2 蒙木;用音乐教养人生[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学2010级研究生 付睿智;自由梦园[N];中国艺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2 徐敦广;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音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烁;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刘灏;大管在现代音乐作品中的演奏实践和分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汪泓;乐本于道[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齐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钟汉音;艾夫斯《第二交响曲》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6 苏品晶;流行歌词文化及其审美流变[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汪润锋;先秦儒家乐论的伦理美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桦;歌词的叙事魅力[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萍;音乐语境中的“事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尚建科;论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3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5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