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与演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15:26

  本文关键词: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与演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沃尔顿 中提琴协奏曲 结构 版本 演绎


【摘要】: 威廉·沃尔顿(William Walton)是20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极具地域和本人个性色彩。沃尔顿的中提琴协奏曲更是在中提琴独奏曲目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全文由绪论、结语和三个章节构成。绪论主要概括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中提琴艺术发展,以及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创作的意义与影响,从而指出这首作品的重要性。第一章从音乐史的角度出发,对沃尔顿生平、创作风格以及创作背景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与阐释。第二、三章为本文重点,其中第二章先以曲式分析的手法对全曲结构进行较为透彻的剖析,从而使读者对于全曲的结构与创作手法上有所了解。本章第二节是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1929年版本与1961年修订版本的比对与研究,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比对与研究,更加深入的理解作曲家的意图与创作语汇。第三章的演绎研究也是本文最具特色的章节,主要先从笔者自身演奏此曲的经历与体会出发对音乐的细部和各技术环节特点进行论述,再而根据重要演奏版本的研究与对比,分别结合各位演奏大师自身的技术特点和演奏风格,探讨对此曲在演绎方面的特色与理解。 本文主要采用作品分析与演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前人的既有成果,对《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这首中提琴作品中的经典曲目进行研究。首先从音乐文本方面入手寻找出作品的结构和内在的音乐逻辑,并以此为根据从个人演奏技术分析,音乐处理,再到大师演奏版本欣赏与探讨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从中总结出演绎的逻辑,展现出音乐文本与演绎理解的密切关系,力求给读者以有益的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22.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扬廷;西部音乐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大有可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杨菁;伍润华;;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李斯特《塔索:哀诉与凯旋》的音乐形象分析[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梁粤梅;论《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演奏[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03期

4 向莅;;论表现主义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关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5 葛姝亚;;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内涵与发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6 石芳;浅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J];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刘莎;乐器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课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周静;欧洲早期复调音乐宗教和世俗的融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杨青知;印象主义音乐与德彪西的钢琴作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10 彭永启,董蓉;阅读与思考——关于新版格劳特《西方音乐史》及其历史写作[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惠芳;;时空的“对话”——由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观思考当代基础音乐教育改革[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觉嘎;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10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力;巴托克《第三、第四弦乐四重奏》分析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徐璐;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钢琴作品创作技法的分析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天星;和声思维在复对位写作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03年

4 杨健;音乐表演的情感维度[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5 高拂晓;深沉的情感 生命的震撼[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颖;明清唱乐记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裴佳;试论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兼谈早期键盘变奏曲的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8 马骅;论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刻画[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9 蔡麟;论海顿音乐中的喜剧性——以海顿弦乐四重奏为例证[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10 武君;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55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255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6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