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特征探微

发布时间:2017-12-23 07:12

  本文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特征探微 出处:《音乐创作》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艺术歌曲 发展阶段 创作风格 核心特征


【摘要】: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方法在早期与欧美艺术歌曲的演唱方式甚为相似,通常情况下都是运用"西洋唱法"来演绎歌曲。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文化大革命前,我国艺术歌曲进入融合西欧与本土唱法的发展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样板戏"一致的声音、一致的演唱方法、一致的表演方式,成为我国艺术歌曲在这一阶段的标准模式。市场经济时期,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特征处于兼容并蓄状态,吸纳了上述各个时期的精髓。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声乐系;
【基金】: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52WT1102)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从客观角度而言,德奥艺术歌曲是十九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浪漫主义乐曲的产物,有着清晰明确的定义、范畴和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我国艺术歌曲就是在德奥艺术歌曲的深刻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类歌曲在我国音乐艺术文化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五四运动时期,,我国一大批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丽;;中国艺术歌曲中意境蕴涵的分析与诠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竺乐乐;;浅析钢琴伴奏者与演唱者的合作步骤[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郭琳;;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4 张婧;;文革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新历程[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5 李龙珠;;浅析中国流行音乐创作的民族化[J];北方音乐;2012年03期

6 李鑫;;中国流行音乐民族风格浅析[J];北方音乐;2012年04期

7 方冰;梁筱妹;;论文革时期钢琴曲创作中民族化和声的结构[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1期

8 凌伟;;从作品风格浅论歌唱声音的远与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胡婷;;从《望乡词》看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征[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Z1期

10 白如雪;;二胡演奏的形神、虚实与气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然;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宝龙;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的交响音乐创作[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祝欣;叙述的交响[D];河南大学;2009年

6 杨和平;谭盾歌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7 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梅;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地区歌剧创演及其音乐概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9 连峗;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莹;俄苏群众歌曲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蕾;后现代音乐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顾娜;新世纪(近十年)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表演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晏文;黎英海歌曲选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yN蔚;新中国电影音乐风格的流变[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蒿佳杭;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占祺;对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中钢琴演奏技法的研究及其部分作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丽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性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郑燕梅;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色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盛楠;中国笙乐的现代开拓者[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珩;;读《论中国现代艺术歌曲的发展》[J];大舞台;2007年01期

2 张冬梅;;《祖国,慈祥的母亲》文本解读[J];民族音乐;2010年06期

3 张华;中国艺术歌曲谈——兼论演唱技巧[J];黄河之声;2005年03期

4 徐富平;;首届“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记略[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宋波;;谈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与教学[J];艺术评论;2011年05期

6 朱依依;张小梅;;中日早期艺术歌曲之比较[J];艺海;2011年07期

7 郭克俭;;“Kunstlied/Art song”考辩[J];人民音乐;2006年12期

8 陆在易;;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我见[J];人民音乐;2007年08期

9 刁艳;;兰州集会研讨中国艺术歌曲[J];北方音乐;2007年07期

10 茅爱立;;关注中国艺术歌曲——孙东方学生音乐会听后感[J];音乐生活;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仪华;;魅力永恒的《圣栎树》——浅论莱斯·默瑞的创作风格[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胡庆钧;;论曲诺的被保护民地位与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发展阶段[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3 刘汉东;;边坡失稳定时预报研究的发展阶段[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4 张磊;蔡克光;;从“逐水而居”到“一江两岸”——对滨江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邓笛;;译者的风格[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6 陶永红;苗红萍;王红梅;;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判断与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7 朱冬元;邹伟进;郭明晶;;浅析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政业;;试论白剧艺术的创作风格[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9 牧仁;;浅谈优抚医院加入WTO应如何健康发展[A];2002年度医院管理学第二届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刘曰武;刘俊丽;;渗流力学的发展及应用[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永江;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看电力需求[N];中国电力报;2005年

2 李怀义;“新的发展阶段中效率和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结项[N];人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蔡萌;中国艺术歌曲距世界经典有多远[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记者 李红珠;中国经济仍处在较快发展阶段[N];期货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关平 通讯员 李诗波;儋州是东坡创作风格的转折点[N];海南日报;2010年

6 窦玉沛;以技术和创新推动我国慈善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N];中国社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贾铁军 张春友;中土全面互信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N];光明日报;2009年

8 于浩;二手车市驶入规模发展阶段[N];中国企业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匡华安;钢铁行业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N];中国冶金报;2010年

10 FN记者 谢利;中国进入自动售货机快速发展阶段[N];金融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逯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露;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仿真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梁军;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与中国不同地区的引资战略[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杨建仓;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凌宪初;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音乐伦理的精神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铁;中国的自主辐射型现代化: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D];苏州大学;2009年

7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汤卓炜;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的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屠新泉;中国在WTO中的定位、作用和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杭婷婷;德彪西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何家国;莲花山花儿会“串把式”及其创作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孔雯文;“琴人合一、依心神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袁蓓;肖邦圆舞曲的创作及其演奏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5 朱慧子;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丁杭;悲悯的人文情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甘小云;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创新[D];西南大学;2008年

8 付树梅;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刘煜;明代文人南杂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钱生越;南京市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22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322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6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