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论凉山彝族民歌色彩区域划分

发布时间:2017-12-24 05:17

  本文关键词:论凉山彝族民歌色彩区域划分 出处:《四川戏剧》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彝族民歌 色彩区域 方言


【摘要】:凉山彝族民歌种类繁多,以社会功能可划分为山歌、节日歌、儿歌、爱情歌、哭嫁歌、丧事歌、毕摩调等,但这种分类法不能反映出彝族民歌的独特个性和唱腔特点。笔者通过对凉山各县、区、乡的田野调查,以凉山彝族各地区的方言为出发点,通过对彝族民歌唱腔的分析,提出将凉山彝族民歌划分为阿都所地语、圣乍语和义诺语三大色彩区域。
【作者单位】: 西昌学院;西南民族大学;
【基金】: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凉山彝族民歌及民俗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SA081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口头即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就民歌类别的划分而言,目前有很多角度和方法。比如,根据歌词内容可以分为:生活类、劳动类、爱情类、传说故事类等;根据民族或地域可以分为:汉族民歌、彝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利敏;;浅析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J];黄河之声;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宇,李小兰;论彝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特点[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格坡铁支;;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把节”与凉山旅游开发互动作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余莎莎;胡和;李秀梅;杨国伟;;彝族“火把节”接受外来文化后的发展现状调查——以凉山州彝族地区为例[J];学理论;2010年32期

4 鲍冬丽;;凉山彝族色彩象征与文化——赤与黑,不能拆分的完整表现[J];美术向导;2012年01期

5 罗杨;;“民族家”的时间观[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王小盾;;论火把节的来源——兼及中国民族学的“高文化”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番丽玲;;从传统的游戏到表演——石林彝族摔跤文化的变迁[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年02期

8 周红;;浅谈彝族火把节及其文化内涵[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9 张新立;;彝族儿童民间游戏“老虎抱蛋”的发源和变迁[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韩勇;苏高;;论彝族火把节中的传统体育活动[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德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重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麻三山;隐藏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孟纹波;彝族火把节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火文化对彝族社会生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晓芳;董儒龙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卢海滨;西南寒冷少数民族地区聚居环境营造探索[D];重庆大学;2003年

4 吴昭明;云南彝族传统摔跤活动的形成、演进与发展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格坡铁支;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把节”对凉山旅游的作用及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冯燕;凉山彝族服饰设计符号研究及传承与利用[D];苏州大学;2008年

7 鲁伟;凉山旅游网站建设[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蓝广胜;羌族火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取比尔莲;雷波彝族丧葬仪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师红保;符号学视野下的阿细民间信仰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令士;从“丫”看彝族民歌的深层结构及其共性特征[J];音乐探索;1988年02期

2 ;《阿惹妞》(彝族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3 和庆国;寸翊;;论彝族民歌的发声演唱技巧[J];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04期

4 王明贵;《诗经·国风》与彝族民歌不存在源流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5 朱叶;;金竹做的竹笛(彝族民歌)[J];中国民族;1962年10期

6 周志列;楚雄彝族民歌音乐文化特征谫论[J];民族艺术研究;1992年01期

7 和庆国;刘丽娜;;大姚三台民歌的演唱技巧[J];民族音乐;2007年06期

8 崔有昌;贵州彝族民歌调式特征浅析[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9 放;;民族民间音乐新书《云南民歌选》即将出版[J];华夏人文地理;1980年01期

10 彝族民;樊祖荫;;在一起 (阿塞调)[J];儿童音乐;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爱平;;对太原方言区PSC中“二乙”语音特征的分析和思考[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邱尚仁;;方言特殊语汇的文化价值——南城方言特殊语汇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戴远君;;《中国EFL学习者常见英语错误词典》编纂的几点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梁玉璋;;福州方言[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5 周轶;;普通话儿化音的测试和培训对策[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章太;;北方话词汇的初步考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7 巴莫阿依;;盐源平川访著名毕摩吉克涅杜——凉山彝族宗教田野考察散记[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8 白云;;方言区人普通话声调的学习——以广西桂北平话区人为例[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韩述梅;;山东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面貌分析[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10 何彦杰;;方言区(武安)人员普通话学习过程中语音进阶研究[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石巫果;《边河之声》问世[N];乐山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何万敏;中国彝族民歌之乡[N];凉山日报(汉);2008年

3 本报记者 苏拉铁;原生态彝族民歌土得掉渣又无比优美[N];凉山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龙鲁者;CCTV乡土栏目聚焦雷波彝族民歌[N];凉山日报(汉);2010年

5 单位河州中学 党志才;试谈临夏语区“普测”语音难度[N];民族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肖微波 龙鲁者 江泽明;登高望远 芳容乍现[N];凉山日报(汉);2011年

7 肖艳 魏永榕 本报记者 周静;美国高校的“贵州风”[N];贵州日报;2010年

8 胡小平;凉山彝寨的婀娜风情[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吴艳;彝人制造:“回归”质朴与简单[N];中国民族报;2011年

10 吴启美;卡哈洛建立文化传承培训基地[N];凉山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俊芳;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柴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海燕;江苏省北部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分界再论[D];苏州大学;2007年

4 胡斯可;湖南郴州地区的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燕芬;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类型[D];山东大学;2009年

6 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许們;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丁石庆;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王宏佳;湖北咸宁方言词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静;彝族民歌的艺术风格与演唱技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鲁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淤泥河彝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领娣;浅析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创新[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昀;试论汉语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D];天津大学;2008年

5 许维维;汉语重叠式状态词范畴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号龙;临沂(罗庄)方言初探[D];苏州大学;2008年

7 周紫燕;长沙地区广播电视方言节目受众语言态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董洁茹;新乡方言语音词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姚丽丽;七宝镇方言的语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华;新时期小说中的方言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27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327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4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