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托克《第六弦乐四重奏》的半音思维与逻辑呈示
本文关键词:论巴托克《第六弦乐四重奏》的半音思维与逻辑呈示 出处:《音乐创作》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巴托克的《第六弦乐四重奏》是其晚期成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巴托克一生弦乐四重奏创作的总结。本论文通过对该作品的具体分析与考察,论述了基于半音音程体系的三种逻辑性呈示手法,分别是:斐波那契数列的运用、同主音大-小调和弦的交融和基于一定音程模式的比例关系设计,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半音化思维与严密的思维逻辑之间的互动与关联。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贝拉?巴托克(B61a Bart6k,1881?1945)—生致力于民间音乐的采集及创作,他反对李斯特等作曲家将吉普赛音乐视为匈牙利的民间音乐,认为流传于穷乡僻野间的乡土音乐才是最自然、最淳朴的民族音乐的灵魂。起初他与柯达伊一样,主要收集研宄匈牙利、罗马尼亚的音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思特;对巴托克音乐的美学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2期
2 常林;;巴托克《第二弦乐四重奏》的结构特征与音乐风格[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尤·霍洛波夫;罗秉康;;巴托克和声的现代化特点[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周雪石;巴托克弦乐四重奏的旋律思维[J];中国音乐学;2001年03期
5 彭志敏;溯源与解密——巴托克《第三弦乐四重奏》分析[J];中国音乐学;2003年03期
6 张友刚;;巴托克音列思维特色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仁甫;;《献给孩子们》中的和声变奏手法分析[J];黄河之声;2010年01期
2 续萍;;巴托克钢琴作品中的打击化音响[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史蕾;;对巴托克《小宇宙》中音程的压缩与扩展手法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李锐;《小宇宙》在自由低音手风琴教学中的运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期
5 常林;;巴托克《第二弦乐四重奏》的结构特征与音乐风格[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涂致洁;;巴托克与《罗马尼亚民间舞曲》[J];三明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王桂升;;调式还原与主题变形的结构功能——巴托克《弦乐四重奏》的套曲结构管窥[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葛冬琰;;匈牙利民族音乐之魂——浅谈巴托克音乐创作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2年03期
9 李锐;;巴托克的《小宇宙》在自由低音手风琴教学中的运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吴洁;;巴托克《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法研究[J];艺术探索;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潇;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傅艺;巴托克《小宇宙》之现代音乐教学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傅佳星;巴托克钢琴组曲《在户外》的艺术特色及演奏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敏慧;巴托克儿童钢琴曲作品《献给孩子们》教学之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全福;巴托克第三时期弦乐四重奏的创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怡;论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李嘉洋;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独幕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的音乐学分析[D];吉林艺术学院;2011年
8 张静;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聂卓;巴托克《小宇宙》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利剑;论巴托克音乐创作风格[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功成 ,马国华;论同宫场[J];音乐研究;1981年02期
2 马国华;和声逻辑概论[J];中国音乐学;1987年01期
3 彭志敏;溯源与解密——巴托克《第三弦乐四重奏》分析[J];中国音乐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桂彬;理性与创造——从《八首匈牙利民歌主题即兴曲》看巴托克的音乐创作思维[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翟继锋;源于民族取其精 融通古今辟新径——论巴托克《小宇宙》创作中的二十世纪新思维[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3 薛艺;种子的力量──巴托克两首钢琴曲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李雪梅;巴托克《小宇宙》的钢琴技术课题与个性特征(一)[J];钢琴艺术;1997年02期
5 康澎;从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看他的音乐风格[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艾尔诺·伦德瓦伊;马国华;;巴托克音乐中的二元性与综合性[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7 朱彤;巴托克《献给孩子们》体现的教育观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1期
8 王诚;;论巴托克的创作风格[J];东方艺术;2010年S1期
9 杨阳;;巴托克的《蓝胡子公爵的城堡》赏析[J];黄河之声;2002年04期
10 章向玲;;巴托克与二十世纪西方音乐[J];黄河之声;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波;;巴托克与他的《小宇宙》[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徐平力;;和声教学中的近现代和声理论[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王丹琴;;东西交融:柯达伊教学体系中的多元性分析[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湘锴;重视民间音乐的巴托克[N];音乐周报;2007年
2 高为杰;巴托克的绝笔之作[N];音乐周报;2004年
3 张蕾;白建宇携手爱乐演绎巴托克名篇[N];音乐周报;2005年
4 宋湘锴;重视民间音乐的作曲家巴托克[N];音乐周报;2007年
5 宋湘锴;重视民间音乐的作曲家巴托克[N];音乐周报;2007年
6 李瑾;“巴托克”在齐默尔曼手中出新[N];音乐周报;2005年
7 智明;鲍元恺和巴托克的“对话”[N];音乐周报;2006年
8 潘阳;紧张诡异的天外之音[N];信息时报;2000年
9 景作人;听“北交”闭幕音乐会[N];音乐周报;2005年
10 杜亚雄;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民歌[N];音乐周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甜;常态与裂变:巴托克音乐创造的双重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巍;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3 傅佳星;巴托克钢琴组曲《在户外》的艺术特色及演奏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佘晓雪;浅谈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巧[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刘霄;巴托克钢琴组曲《在户外》的音乐特色与演奏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牛丰;探索巴托克《在户外》组曲的音响特色及演奏[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7 常沁怡;巴托克三首钢琴协奏曲分析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莉娜;巴托克钢琴组曲《户外》音乐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思特;巴托克《小宇宙》探微[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10 张潇;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49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349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