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以厚重笔触现代呈现——杨立青艺术成就素描
本文选题:杨立青 切入点:传统与现代 出处:《音乐创作》2013年01期
【摘要】:正序:思索音乐的逻辑指点音乐的风向在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中,杨立青的名字不能不提,他以底蕴深厚的作曲家身份踏上中国音乐舞台,在上海音乐学院新世纪以后的发展中指点风向,以海纳百川的现代教育发展理念吸纳海内外音乐家共谋上海乃至中国音乐教育现代性的学术拓展。在音乐创作中,他在中国音乐"新时代"的发展契机中进行了合乎"传统"的现代性探索,在发展中国现代音乐的风向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学院派引领,对传统和现代的多元手法纵合,使其作品兼具了历史的厚重感、现代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music, Yang Liqing's name has to be mentioned. He set foot on the stage of Chinese music as a composer with deep roots.In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after the new century,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in Shanghai, and absorbed musicians at home and abroad to seek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ty of music education in Shanghai and even in China.In his music creation, he explored the modernity in line with the "tradition" in the opportun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of Chinese music, and conducted fruitful academic leadership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music.The plural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echniques makes his works have a heavy sense of history and modern times.
【作者单位】: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系;
【分类号】:J6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金湘;《乌江恨》,杨立青及其他[J];人民音乐;1988年07期
2 周湘林;;音色音乐的早期探索——杨立青大型管弦乐《忆》的音色音响要素浅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军;;再看《战地新歌》的历史渊源[J];时代教育;2007年29期
2 孙磊;;“文革”期间的艺术歌曲创作及其演唱分析[J];大舞台;2011年01期
3 宫莉;;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新探[J];大舞台;2011年05期
4 杨忠国;;论十七年电影音乐的创作成就与趋向[J];电影文学;2010年03期
5 王芳;王建斌;;论十七年音乐电影的创作趋向[J];电影评介;2008年16期
6 宫莉;;徘徊与眷顾——山东省高师钢琴教育发展六十年[J];钢琴艺术;2011年10期
7 赵敏丽;;加强工科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浅析[J];青年文学家;2009年09期
8 蔡梦;;论李焕之作为历史人物研究的典型意义[J];人民音乐;2010年11期
9 宛煜;;中国当代歌剧艺术发展述略[J];四川戏剧;2010年04期
10 管萧;;作曲家施光南与歌剧《屈原》[J];时代文学(上);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谢嘉幸;;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大陆学校民族音乐传承[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樊祖荫;;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三题[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徐美辉;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萧舒文;20世纪中国笛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陈由歆;话语权力的再生产[D];河南大学;2010年
9 任秀蕾;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10 乔邦利;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箫;歌剧《屈原》中著名唱段的演唱特点和音乐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金航;黑土地的歌声[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晓芳;中国民族声乐的昨天、今天、明天[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畅东云;武秀之教授及其“三结合”声乐教育教学方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梁亮;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6 秦缘;和而不同,,多元并存[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娟;“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大会”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8 张辉;苏联专家在中央音乐学院执教始末[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刘胜男;手风琴曲《黄河组曲》的作品分析与演奏技巧[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冬冬;中国民族声乐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文化贡献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相西源;感悟中国现代音乐的真谛——谈首届“中国现代音乐论坛”交响音乐新作品[J];人民音乐;2002年07期
2 ;杨立青院长在我院75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韩超;;“皇天”不与“厚土”配[J];咬文嚼字;2009年09期
4 张巍;在历史与未来之间——作为作曲家、学者和院长的杨立青[J];人民音乐;2003年05期
5 钱仁平;杨立青意味[J];音乐爱好者;2003年01期
6 曾庆瑞;;无情未必真豪杰——浅析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艺术探索[J];中国电视;2009年09期
7 孙晓烨;;杨立青教授南艺讲学活动侧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年01期
8 卜心田;;重拾信仰——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青形象分析[J];大舞台;2011年04期
9 苏小新;;人间正道是沧桑[J];博客族小说榜;2009年08期
10 曹飞跃;;《人间正道是沧桑》人物原型猜想[J];党的建设;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Takayasu Okushima;;东亚法律传统与现代立法群体的主张(英文)[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2 吴新慧;;传统与现代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与婚姻[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宏生;;传统与现代:方法的开放与包容——韩南教授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4 傅筱;高庆辉;马骏华;;探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景德镇老城区的保护与改造规划设计[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徐茂明;;区域交往与苏州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6 卢成;王健麟;;淬取·加工·创造——西安都城隍庙街区改建设计实践[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克林·卢卡斯;;协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大学的作用[A];北京论坛(2011)主旨报告集[C];2011年
8 逄增玉;;中国新文学中传统与现代对立的二元模式主题[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9 安玲;;当传统文化遭遇现代精神[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10 黑木保博;;日本福利政策及实施:传统与现代(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聆实 记者 龚保华;展示传统与现代工艺精品[N];吉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金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N];光明日报;2010年
3 记者 关志达 贾旭博;传统与现代的传承[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杨斌鹄;朝鲜园展示朝鲜传统与现代[N];西安日报;2011年
5 中国馆总设计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镜堂;传统与现代交汇融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6 ;三大视野观照传统与现代的相融互动[N];贵州日报;2011年
7 毛建国;重拾传统不是要自我折磨[N];九江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贾梦雨;在传统与现代间叩问乡土的归宿[N];新华日报;2008年
9 徐林;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中国美协提供;艺术设计: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N];中国艺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乐敏;传统与现代的耦合[D];复旦大学;2010年
2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努尔古丽·阿不都苏力;维吾尔族城乡女性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朱凌;赵树理阐释史[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肖宏;从传统到现代[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王萃;武满彻和声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胡艺芳;从布里顿的三部协奏曲看他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手法上的融合及创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皓;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丹;乱世中的挣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程洁;上海竹枝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慧;传统与现代之间[D];延边大学;2010年
2 庄媛;败犬女:传统与现代的角力[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郝跃;在传统与现代间[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霜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安徽大学;2010年
5 林婧;潮汕七月七习俗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6 方瑞熙;直观尤恩·乌格罗—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黎明;华北满族乡村民居更新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8 代江平;尴尬:传统与现代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拓;墨斗的传统造物艺术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10 郭玉山;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1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70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