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中国早期流行歌曲与女性书写

发布时间:2018-04-03 08:44

  本文选题:流行歌曲 切入点:女性觉醒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摘要】:从女性对新价值观的呼唤、女性情怀的抒发以及女性书写的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三个维度,探析中国1927—1949年流行歌曲的女性主题这一内涵。中国早期流行歌曲对时代女性的书写,开拓和建立了流行歌曲与城市女性互相言说的一种契合关系,这种契合对都市文化走向性别双性化文化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的双性别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创造了一个"双性和谐"的都市文化空间,并积极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Abstract]: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women's calling for new values, the expression of female feelings, and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female writing,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female theme of Chinese popular songs from 1927-1949.The writing of Chinese early pop songs to women of the times has opened up and established a kind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pop songs and urban women.This kind of fit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ulture towards gender androgyny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dual sex culture. It has created an urban cultural space of "dual sex harmony" and a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艺美学对西方的影响”(08BZW012)
【分类号】:J6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先伍;柏格森哲学对李大钊时间观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郑春凤,孙艳红;阴霾天空下的向日葵——东北女作家的隐喻书写[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邓晓川;中国八、九十年代女性电影的叙事策略[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4 周晓燕;当代文学的向内转与个人化写作[J];北方论丛;2001年02期

5 马小丰;伍尔夫小说的背景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李频;解读《时尚》连环梦[J];中国编辑;2003年05期

7 崔月琴;合理性的凸显与传统理性主义批判[J];长白学刊;2003年04期

8 徐向阳;;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J];长江论坛;2006年03期

9 任一鸣;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之辨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史修永;;现代性困境与人的幸福——弗洛伊德与马尔库塞幸福观比较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谢玉娥;;论我国妇女/女性·性别研究学科资料建设[A];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社科信息资料建设——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徐连明;;时尚杂志流行文化中的白领形象研究——以《时尚·COSMO》为个案[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萌;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D];河南大学;2003年

6 陈亚亚;成如容易却艰辛[D];复旦大学;2003年

7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8 周书俊;选择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沈红芳;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D];河南大学;2004年

10 易崇辉;时间的线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焰;颠覆与重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2 黄莺;艰难的心路历程——当代城市女性小说的女性审美意识流变[D];暨南大学;2001年

3 秦良杰;个人与历史——十七年长篇小说一个角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成秀萍;颠覆父权体制的女性书写——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张爱玲的小说[D];苏州大学;2001年

5 张雅萍;凌叔华小说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志华;女性意识及其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冯爱琳;死亡视域中的张爱玲和新感觉派[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邵巧治;女性写作话语策略[D];厦门大学;2001年

9 吕树梅;中国现代女性写作与贞节观[D];厦门大学;2001年

10 陈敏;白薇和杨骚:话剧的性别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爱华;;百花齐放春满园——让幼儿拥有自己的流行歌曲[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6期

2 刘光华;;老歌星的伯乐[J];音乐生活;2011年08期

3 杨维佳;闻童;;流行歌曲演唱之我见[J];大舞台;2011年06期

4 彭丹丹;;“中国风”流行歌曲浅议[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5 朱小松;;一路上有你——港澳台及海外华语流行歌曲风靡大陆三十年给我们的启示[J];词刊;2011年07期

6 李庆文;;烟雨中飘然而至的美——谈青年词作家贺磊作词歌曲专辑《我用歌声祝福你》[J];词刊;2011年08期

7 祁姗姗;;当今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J];大舞台;2011年07期

8 董元元;;当代中国流行歌曲民族化的解读[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9 钱彤;付晓雪;;20世纪90年代港台、内地流行歌曲风格特征浅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李广平;;那些用文字与音乐拔河的人[J];北方人(悦读);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红梅;;让流行歌曲走进音乐教学课堂[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杨瑞庆;;群众歌咏和流行歌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王勇;;上海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成因发展概述及其历史价值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林荣钦;;对当代流行歌曲中歌词低俗化现象的反思[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崔青山;;校园流行音乐与当代大学生心理[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7 李明;;中国传统吟诵音乐及其唱法[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8 马树春;;略论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9 施王伟;;谈现代歌曲创作的走向[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刘述贵;;流行歌唱嗓音的科学施教[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张洁 记者 黄华;流行歌曲唱响西南大地[N];云南日报;2009年

2 李北陵;轻视词曲创作者版权 流行歌曲难免成“流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凤兰;流行歌曲就该好学好听好唱[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吴晓东;流行歌曲怎样才能流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袁s,

本文编号:1704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704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2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