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状况
本文选题:中外音乐文化 + 音乐史 ; 参考:《艺术评论》2009年10期
【摘要】:正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特别是交通和信息的发展,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人类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重要现象。其中特别是有关音乐文化的交流,非常令人注目。因为,音乐不同于文学、绘画等可以通过具象的方式或概念式的文字来表现,音乐的语言是通过抽象的不同音响的组合和运动来体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politics, especially transportation and informatio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i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Among them, especially the exchange of music culture, very striking.Because music is different from literature, painting and so on can be expressed by concrete ways or conceptual words. The language of music is expressed through abstract combination and movement of different sound.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阴法鲁;古代中外音乐文化交流问题探讨[J];中国音乐学;1985年01期
2 ;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合会简介[J];人民音乐;2001年08期
3 沃·休斯 ,张建;对音乐史研究的看法[J];中国音乐;1992年04期
4 李景侠;西柏林音乐家谈中国音乐[J];中国音乐;1982年01期
5 杨燕迪;音乐史家的自诘与迷惑[J];中国音乐学;1989年02期
6 王誉声;论我国音乐史的分期[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7 郑祖襄;音乐史实与音乐史的撰述[J];中国音乐学;1989年02期
8 臧立;谈普及音乐史知识中的问题[J];中国音乐;1982年03期
9 廖乃雄;;德国音乐家谈中国音乐[J];音乐世界;1982年06期
10 ;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广州市举行[J];歌曲;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建钦;;旅游·民族文化·生态人类学[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张秀华;;对建国初期“一边倒”战略的新认识[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3 郭树荟;;我们时代的欣赏处境[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文光;陈斌;;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库的构建与民族文化的保护[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杨小柳;;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A];“21世纪都市可持续发展暨纪念中国人类学百年”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金少萍;;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综述[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7 黄光成;;西南河谷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在江河开发中的困境[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黄彬;;刘三姐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思考[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傅宏;;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刘韬;彭立群;;试析新疆体育产业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娟;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各表演奖赛项专家论证会在京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韩新安 倪珍;欢歌笑语 温馨和谐[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辛华;建国初期的“三反”、“五反”运动[N];中国审计报;2001年
4 本刊实习记者 李小莹;培养更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人才[N];中国艺术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小莹;《中国百年音乐史话》再现音乐百年历程[N];中国艺术报;2006年
6 马旭祖 于若飞;酒泉民族文化丛书第一辑正式出版[N];酒泉日报;2009年
7 本报评论员;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融合发展[N];昆明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蒋海宽;在民族文化里摆渡的“船家”[N];云南政协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震;传承民族文化从娃娃抓起[N];贵阳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苏同敏;打好民族文化的特色品牌[N];陕西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峻;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姚登权;全球化与民族文化[D];复旦大学;2004年
3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李臣玲;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杨世宁;西南军政委员会与建国初期西南区的政权接管[D];四川大学;2005年
6 魏海香;论作为现象、进程与趋势的文化全球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D];复旦大学;2003年
8 邓楠;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D];浙江大学;2004年
9 王来金;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10 李跃新;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海彬;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D];山西大学;2003年
2 罗兰英;建国初期四川的禁毒运动(1950-1952)[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3 邱忠信;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家勇;建国初期政治传播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玉芹;建国初期东北重工业发展状况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荔;现代奥运会徽设计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陈冬生;建国初期河北省救灾工作述评[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武慧;北京小提琴艺术发展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杨;扬琴艺术在北京的发展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红艳;贵州喀斯特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44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74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