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叙事视角下对影视作品中声乐艺术的赏析

发布时间:2018-04-18 08:45

  本文选题:声乐艺术 + 电影《立春》 ; 参考:《电影文学》2013年15期


【摘要】:音乐是电影的灵魂,对于电影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影中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思想情感的起伏。由导演顾长卫拍摄的电影《立春》中采用了几首经典的西方声乐作品,电影的故事情节随之也变得更加丰富,人物的形象也变得更加栩栩如生,正是在这些经典的西方声乐作品的衬托下,电影的文化底蕴也由此变得更加厚重,观众也在影视声乐的带领下陷入深深的反思。
[Abstract]:Music is the soul of the film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oryline and the portrayal of characters.Through the music in the film, we can feel the changes of the hero's inner world and the ups and downs of his thoughts and feelings.The film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made by director Gu Changwei, has adopted several classic Western vocal music works, and the plot of the film has become richer, and the image of the characters has become more lifelike.It is in these classic Western vocal music against the background, the film culture has become more profound, audien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vocal music into a deep reflection.
【作者单位】: 四川警察学院;
【分类号】:J905;J61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春兰;;孤独地追求 不懈地奋斗——电影《立春》中主人公王彩玲形象分析[J];电影文学;2008年15期

2 孙玉柱;;声乐作品在我国当前影视作品中的地位[J];电影文学;2010年18期

3 宋冬菊;;论声乐艺术在电影艺术中的美学价值[J];电影文学;2012年14期

4 曹红梅;;从电影《立春》看声乐艺术的叙事作用[J];电影文学;2012年22期

5 曲永新;;以电影《立春》为例探微电影音乐中声乐的艺术魅力[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赵品;;嘶哑的歌喉 心酸的浪漫——试析电影《立春》中歌曲的作用[J];戏剧文学;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宋冬菊;;论声乐艺术在电影艺术中的美学价值[J];电影文学;2012年14期

2 曹红梅;;从电影《立春》看声乐艺术的叙事作用[J];电影文学;2012年22期

3 刘晓强;;声乐审美与电影艺术的视听盛宴分析[J];电影新作;2012年06期

4 韦桂喜;;从《立春》谈声乐艺术对影视主题的演绎[J];电影文学;2012年23期

5 徐冰;;浅谈我国影视音乐的审美意蕴[J];电影文学;2013年04期

6 万蕾;;《立春》中四首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分析[J];电影文学;2013年07期

7 张琳;;论影视作品中的声乐艺术[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21期

8 曲永新;;以电影《立春》为例探微电影音乐中声乐的艺术魅力[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鹏;论顾长卫电影中的生命意识[D];渤海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琳;;谈电影情节与声乐演唱的融合[J];电影文学;2007年20期

2 李春兰;;孤独地追求 不懈地奋斗——电影《立春》中主人公王彩玲形象分析[J];电影文学;2008年15期

3 刘宁;孙晓丹;;弹奏情感的美妙旋律——浅析歌剧音乐在《立春》中的作用[J];电影文学;2008年15期

4 李艳燕;张建华;;电影中声乐艺术的鉴赏与研究[J];电影文学;2009年09期

5 刘艺华;;电影声乐经典引发的伴乐理论分析[J];电影文学;2011年21期

6 刘艺;;听顾长卫讲《立春》[J];电影;2006年08期

7 韩浩月;;《立春》:诗意浪漫的节气[J];南腔北调(明星版);2006年08期

8 曲永新;;以电影《立春》为例探微电影音乐中声乐的艺术魅力[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赵品;;嘶哑的歌喉 心酸的浪漫——试析电影《立春》中歌曲的作用[J];戏剧文学;2010年08期

10 樊凤龙;;电影中的声乐艺术[J];作家;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声乐艺术的两重属性与声乐实践[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聂娜,李伟;浅谈声乐艺术在钢琴演奏中的地位和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曾卫星;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创新[J];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陈自勤;浅论声乐的艺术风格[J];艺术研究;2005年03期

5 郭伟萍;;论科学技术对声乐艺术的影响[J];艺术百家;2006年01期

6 赵德生;;浅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陈晓;;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音乐生活;2006年02期

8 都本玲;;佛教声乐艺术探源[J];中国宗教;2007年04期

9 赵儒衿;;论中国声乐的发展方向[J];剧作家;2007年05期

10 罗英;;声乐艺术中不同唱法之比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瑾;;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邹丹丹;;声乐初学者的学习方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彭铁飞;付志华;;为振兴我国民族声乐而努力[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孙晓春;;略论民族声乐作品的处理与表现[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声乐教育——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上的讲话[A];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魏艳;;声乐表演艺术中理解和表现的训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8 杨靖;;寻找最美、最动听的声音——高师合唱课训练初探[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段友芳;;高师声乐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徐行效;徐茜;;20世纪中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思考[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霞;陈光林王素毅等出席肖黎声声乐艺术中心成立揭牌仪式[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2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杨宝刚;浅谈西洋声乐艺术的民族化[N];新乡日报;2008年

3 石惟正;沈洋声乐艺术思考[N];音乐周报;2009年

4 陈言放;浅谈中国声乐发展的问题[N];光明日报;2007年

5 姜乃辰;声乐教学要注重表演课[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刁艳;肖黎声:“向门户之见宣战”[N];音乐周报;2010年

7 记者 紫茵;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在京成立[N];音乐周报;2006年

8 梁风雁;刘辉美国讲中国音乐[N];音乐周报;2007年

9 王林;耄耋之年再现昔日辉煌[N];华夏时报;2002年

10 马金泉;声乐教学别再浮躁下去了[N];音乐周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华;声乐:语言的N种表情[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霞;彭丽媛声乐艺术的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潇林;论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D];西南大学;2009年

3 韩娟;试论声乐艺术在大提琴演奏中的借鉴作用[D];厦门大学;2008年

4 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D];河南大学;2001年

5 曹霞;辰河高腔音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冰;关于声乐艺术中“声”与“情”关系的哲学性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蓝静;应尚能“以字行腔”声乐艺术理论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苏军;论声乐艺术表演中歌声与情感的统一[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珊;从彭丽媛、宋祖英、谭晶的歌唱艺术看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芦雪红;对迪里拜尔声乐艺术的探索[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767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767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