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探析
本文选题:傅雪漪 + 古典诗词 ; 参考:《中国音乐学》2009年04期
【摘要】:古典诗词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以昆曲名家傅雪漪先生创作的大量古典诗词歌曲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演唱实践,探求古典诗词的音乐美。
[Abstract]:Classical poetry and songs are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music and literature.In this paper, a large number of classical poems and songs by Mr. Fu Xue-yi, a famous Kunqu Opera writer,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musical beauty of classical poems is explor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uthor's singing practice.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分类号】:J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晓芸,李新庭;试析《唱论》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徐元勇;界说“明清俗曲”[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王雅娟;谈古代唱论中的“气”[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兰晓薇;论民族声乐中字与声的关系 [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兰晓薇;论民族声乐中的"润腔"技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郭克俭;;豫剧演唱谚诀的人文阐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01期
7 张平;豫剧演唱中的吐字与润腔[J];韶关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8 蓝雪霏;筐格在曲,色泽在唱——马香缎《山险峻》的南音润腔艺术试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梁杰;韵味是民族声乐艺术的灵魂[J];中国音乐;1999年04期
10 杨仲华;声情并茂 唱演俱佳 综合全面——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J];中国音乐;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颖;明代唱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姚丹;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雯;周贻白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党宇娜;中国古代声乐论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5 夏琳;王玉磬河北梆子老生唱腔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6 尹飞;论歌唱中的艺术表现与气息运用的关系[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7 赵开栋;《唱论》研究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梅梅;声乐艺术教学中“柔软歌唱”的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屈歌;歌唱声学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10 都本玲;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颖颖;;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演唱初探[J];戏剧之家;2010年01期
2 ;此情无计可消除——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异说(3)[J];公民导刊;2003年04期
3 一剪梅;风入松;;我寄愁心与明月——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异说(2)[J];公民导刊;2003年03期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异说(4)[J];公民导刊;2003年05期
5 肖春晔;管郁静;;浅谈古典诗词和现代流行歌曲的融合[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22期
6 李占稳;;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的融合[J];大众文艺;2011年07期
7 葛金平;;流行歌曲歌词创作源泉——古典诗词[J];大学时代(B版);2006年08期
8 李永艳;;浅析古典诗词融入当代流行歌曲的原因[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风入松;一剪梅;;吹尽狂沙始到金——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异说(8)[J];公民导刊;2003年10期
10 葛金平;;论流行音乐与古典诗词的关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梁茂春;寻求两种“古典”文化的结合[N];音乐周报;2002年
2 梁茂春;执著的文化追求[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邬大为;不倦的教师 大众的歌者[N];音乐生活报;2011年
4 裴诺;陈小奇音乐创作关键在创意[N];音乐周报;2004年
5 梁茂春;中国第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N];音乐周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张欢;“新雅乐”为哈辉导航[N];音乐周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乔欣;国家大剧院 讲述八千年骨笛的传说[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西部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尚飞鹏;创作贴近生命的艺术作品[N];宝鸡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yN雯;以筝歌为表现形式的古典诗词弹唱艺术初探[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2 王希庆;古诗今乐,君当何咏[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邱熠;论现代歌词对古典诗词文体风格的承传[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李映秋;傅雪漪创作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与古曲演唱体会[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5 刘志峰;当代歌词对宋词的借鉴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6 王晋;音乐文学形象研究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曹军英;方文山歌词艺术的多维论析[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玲兰;邓丽君歌唱艺术成就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尹小珂;传统吟诵调的艺术价值与当前生存状况[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康冉;流行歌词中的修辞艺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69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76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