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训练中思维的多元性
本文选题:歌唱者 + 歌唱训练 ; 参考:《艺术评论》2009年06期
【摘要】:正歌唱是一门展现多元个性的艺术。它是歌唱者在高度兴奋状态中的艺术创造,也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创造。声乐教育家沈湘称歌唱家应该是"思想家",是因为思维是艺术歌唱的原动力。歌唱者思维方法、思维状态都制约着技巧的发挥,而理性的、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使歌唱者完美地发挥歌唱技巧和艺术表现力。歌唱训练活动是艺术感知、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有
[Abstract]:Positive singing is an art of showing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t is the artistic creation of the singer in the high state of excitement, and it is also a kind of complex thinking creation. Shen Xiang, a vocal educator, called a singer a "thinker" because thinking was the driving force of artistic singing.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the state of thinking of the singer restrict the exertion of the skill, and th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method can make the singer give full play to the skill of singing and the expressive power of art. Singing training activities are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psych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artistic perception, emotion, imagina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四川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分类号】:J6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于永顺,刘雪清;情感——审美想像的动力[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昕昕;;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形象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杨留兵;薛军;;标题音乐与19世纪浪漫乐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刘文荣;;“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论声乐艺术之美及四大系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4 付敏;;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5 李翠萍;;论“联想”在交响音乐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6 纪锦霞;;论音乐的社会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许凤;;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罗伯特·舒曼标题音乐的文学思维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黄铨剑;评《琵琶行》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黄晓钟;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J];保定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10 徐生波;;音乐美育中的想象与科学创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韩梅;;张扬个性,追求风格——由《七子之歌》教学导入设计引发的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一丁;浅析高师视唱练耳学科发展中的音乐审美心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泓阳;对民族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爽;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英;北华大学师范声乐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唐寅玲;莫扎特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表演解释的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林浦凤;声音训练在合唱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青;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合唱指挥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初步构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临舒;巴赫《恰空舞曲》四个音响版本表演创造的合理性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婷婷;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艺术特征及教学演绎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鹏;;谈歌唱者自身素质的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11期
2 付国庆;;试论歌唱活动中的“控制”[J];作家;2009年20期
3 史秀玉;;论内心听觉系统的功能在歌唱训练中的运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谯薇;付国庆;;歌唱技巧与情感表现的辩证关系——以歌曲《断桥遗梦》为例[J];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5 朱琳;气从丹田呼 美声歌自出——浅谈美声歌唱训练中呼吸的控制[J];黄河之声;2005年04期
6 傅国庆;;歌唱活动中的思维方法[J];音乐探索;2006年04期
7 魏军敏;;浅谈歌唱训练中的发声练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7期
8 王秀玲;;气息——歌唱训练中的关键[J];新课程(教研);2010年08期
9 王群英;歌唱训练过程中的层次性心理意境[J];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贾素梅;;浅析歌唱训练中的表象演练[J];中国音乐教育;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棣华;胡凤来;;培养工程意识 提高学生素质[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胥波;;单兆伟教授启迪式教学法拾萃[A];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全国中医内科临床科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陆莹;;诊断思维方法浅谈[A];2005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王维平;姬忠良;;“电缆状”诊断思维方法在多发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孙波;;譬与譬式推理[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6 张铁军;;从系统生物学到生物系统学——试论中药研究的思维方法[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赵景军;;作文教学的创新与思维[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刘扬;;从设计类专业反思景园设计专业学习[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黄瑞庭;;高一物理新教材(全国版)实施一年来的教学体会[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10 李晓静;侯彦温;;坚持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宏亮;将哲学思维贯穿到巡视工作的始终[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2 李平;领导干部要坚持辩证思维[N];光明日报;2000年
3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沈鹏;中国书法的辩证思维[N];中国老年报;2004年
4 张奎良;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N];光明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昆 通讯员 于敏;一城文明风 满目和谐情[N];光明日报;2009年
6 龙汉荣;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基层建设[N];解放军报;2003年
7 8630部队司令部 赵继东;用辩证思维抓安全发展[N];人民武警;2007年
8 方奕波;辩证思维创新营销[N];中国邮政报;2004年
9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杨寿堪;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吉林省环境保护局 张成友;辩证思维 提高能力[N];中国环境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崇雪;感伤与艺术创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谭颖颖;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毛娟;“沉默的先锋”与“多元的后现代”:伊哈布·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孙良勇;论异属多项组合项群竞技选手培养过程的多元性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龚恒超;接续传统与时代嬗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郭嘤蔚;论辩证思维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晶;我国居住地产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流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艾山江·阿不力孜;维吾尔族服饰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10 何红艳;科尔沁蒙古族说唱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攀;“注意”在歌唱训练中的影响及其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林飞翔;歌唱训练的哲学视野[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桦;论人曲合一的艺术效果[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岩;论辨证认知在歌唱教学及演唱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潘迎;论歌唱者的文学修养与声乐修养[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6 陈静静;童声歌唱训练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敏;论情感在声乐艺术中的意义和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聂莺;歌唱技巧学习的生理心理现象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尹飞;论歌唱中的艺术表现与气息运用的关系[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10 芦跃虹;论歌唱的情感控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82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78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