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先秦儒家音乐美学“乐和”观
本文选题:先秦儒家 + 音乐美学 ; 参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摘要】:"和"是先秦儒家音乐美学的基本思想,是对传统美学思想精髓的提炼。先秦儒家主张"和"而"不同",强调音乐艺术的特征是和谐,推崇中正平和之音,强调音乐艺术的平和与适度,主张"乐与政通""乐通伦理",强调音乐的教化力量,音乐艺术与社会政治息息相关。儒家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具体体现在孔子儒家美学的核心、审美标准、评价标准这三个方面。其中,"仁"的理论是儒家美学的核心,"美善合一"是儒家美学的评价标准,"和"是儒家美学的审美标准。先秦儒家美学观倡导的"乐和"观,是儒家"乐与政通,乐通伦理"为宗旨的音乐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普遍化、合理化、系统化。
[Abstract]:Harmony is the basic thought of music aesthetics of pre-Qin Confucianism and the refinement of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The pre-Qin Confucianism advocated "harmony" and "difference", emphasizing the harmony of music art, advocating the sound of peace and harmony, emphasizing the peace and moderation of music art, advocating "music an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Yue Tong ethics", and emphasizing the edification power of music. The art of music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politics. The main connotation of Confucian aesthetic thought is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 the core of Confucian aesthetics, the aesthetic standard and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Among them, the theory of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 aesthetics, the combination of beauty and goodness is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Confucian aesthetics, and "he" is the aesthetic standard of Confucian aesthetics. The concept of "music harmony" advocated by the Confucian aesthetic concept in the pre-Qin period is the further generalization, rationaliz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of the musical aesthetics thought of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music and politics and the ethics of Yue Tong" in the modern society.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
【分类号】:J6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树勤;杨学坤;;以公心辨:辩论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陆建华;荀子礼法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丁成际;;“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荀子“群己之辨”的价值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方章东;侯惠勤;;文化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丁成际;;荀子礼之功能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袁健惠;;先秦汉语受事前置句类型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4 牟颖;;首善之区需首善之思——首善之区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尚学锋;;竹简诗论“《卷耳》不知人”的阐释史意义[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姜燕;;医古文的学习和研究需要文字训诂学素养[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海波;;《内经》形神兼养的医学思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王明强;;《黄帝内经》中的医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下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盖业明;《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瑞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彩风;儒家诚信观与当代社会诚信建设[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洪军;陆机诗歌情感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仲德;;陶潜的音乐美学思想[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2 蔡仲德;嵇康《养生论》等篇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3 蔡仲德;;商鞅韩非的音乐美学思想[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4 辛松;朱亚宗;;孔、墨哲学思想之比较——从音乐美学思想探讨孔、墨哲学思想[J];船山学刊;2006年04期
5 易文颖;;浅析舒曼音乐美学思想特征[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6 高拂晓;;时间的抽象、存在与超越——现代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特点述评[J];音乐研究;2006年04期
7 杨和平;;缪天瑞的学术贡献与历史地位[J];中国音乐学;2009年04期
8 李姝;;新世纪以来音乐美学研究述评[J];音乐研究;2010年04期
9 李宝杰;谈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10 李秀莲;补察时政与畅情适性——白居易诗歌与音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之二[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物流业:曲乐和者众[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邓四春;“音乐是上界的语言”[N];音乐周报;2001年
3 陶亚兵;中国近代室内乐(六)[N];音乐周报;2001年
4 徐扬、万芊;第三条路[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5 记者 沈祖芸;别把兴趣扼杀在“奥数班”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新华社记者 孙丽萍;瞿晓松 痴情中国民乐[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本报记者 王国明;救救中国名牌[N];中国工商报;2000年
8 敏睿;由100个全球最佳品牌所想到的……(之三)[N];国际商报;2002年
9 宝嵩;企业致力科普 科普惠及企业[N];中国石油报;2001年
10 凌军(零点调查公司);国产饮料软肋在哪[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轩小杨;先秦两汉“和”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亚;《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的矛盾统一性[D];河南大学;2010年
2 李明辉;胡戈·里曼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贤;《衡曲麈谭》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颜彬;欧阳修音乐美学思想的重新梳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雪;浅论李贽音乐美学思想中的“流行”因素[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晏雅曼;论波爱修的音乐美学思想[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7 贺林林;嵇康与阮籍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8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夏贤智;西方音乐美学情感论视域下的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艳红;“山歌社”群体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6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196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