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曲考
本文选题:宋大曲 + 唐大曲 ; 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摘要】:通过全面考索正史、民间性的相关记载,较为详尽地对宋代创作和演出的大曲进行了考证,对王国维《唐宋大曲考》一文作了呼应与拓展,为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音乐体裁提供了佐证。
[Abstract]:Through comprehensiv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history and related records of folklore, this paper makes a more detailed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Daqu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echoes and expands the article of Wang Guowei "the examination of Daqu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t provides evidence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al genre.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寅生;王国维沉湖之谜[J];文史杂志;1988年02期
2 周一平;王国维的号“人间”辨析[J];近代史研究;1985年04期
3 段吉福;掇拾生命的片羽芳华──关于王国维的零星札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S3期
4 李燕杰;关于王国维先生言行的追忆[J];教育艺术;1994年03期
5 沈祖安;纪念王国维引起的思考[J];了望;1998年17期
6 程文超;发人深思的误读——重读王国维所想到的[J];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7 ;王国维的诀别[J];新闻出版交流;2000年04期
8 颜德如;王国维阅尽人间色[J];21世纪;2001年05期
9 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8期
10 王永;陈寅恪三悼王国维[J];书屋;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永青;;中国“诗性哲学”的探索——王国维“境界”说的哲学之思[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2 修斌;;德国哲学研究时期的王国维与日本——以王国维的尼采研究为中心[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庆本;;王国维与古典美学的现代转型[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康梅钧;;王国维文学批评:学无中西的现代性视角[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徐敏;;《人间词话》研究二题[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敏;;《人间词话》研究二题[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邹振环;;上海东文学社与南洋公学的东文学堂[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丽丽;;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今读[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孟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释义——论王国维对于西学的疑信与取舍[A];中国近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届近代文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淦铭;王国维于学术境界的睿识与历练[N];解放日报;2004年
2 郭启宏;夜读王国维[N];河南日报;2003年
3 李学勤;王国维的“阙疑”精神[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罗惠缙;一死从容殉大伦 千秋怅望悲遗志[N];光明日报;2007年
5 吴轶群;孙子孙女心中的王国维[N];嘉兴日报;2007年
6 陈鸿祥;既博且精的观堂之学[N];北京日报;2005年
7 常恕田;暗夜中高高飞翔的夜莺[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张瑞田;王国维书法初议[N];美术报;2006年
9 范曾(作者系当代著名书画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王国维和他的审美裁判[N];文艺报;2005年
10 本版编辑邋 罗敏 周舒;冷热之间王国维[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泽;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丽;《人间词话》辨[D];暨南大学;2003年
3 杨再红;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张传友;清代实学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钱伟;鲁迅与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D];复旦大学;2006年
9 张石川;白朴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刘汉光;寓言·本色·意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黄琴;王国维紧张人生的解读[D];湘潭大学;2002年
2 邓建华;传统与早年王国维[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凌;王国维的“境界”理论[D];西北大学;2002年
4 杜军;论王国维文艺思想的现代性[D];青岛大学;2004年
5 汪沛;王国维“无我之境”说与艾略特“非个人化”论之比较[D];西北大学;2003年
6 黄惊涛;臻于“悲剧”的生命与思想境界[D];湘潭大学;2003年
7 钱久元;中国戏曲本体论质疑[D];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
8 赖_g煌;论王国维美学思想中的叔本华[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牛冬梅;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悲剧意识[D];清华大学;2004年
10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041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04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