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历史地评价青主的音乐贡献
本文选题:青主 + 歌曲创作 ; 参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摘要】:青主是20世纪30年代具有重要影响的作曲家和音乐美学家。他的部分声乐作品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中的代表作;其音乐美学思想是对欧洲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美学思想的介绍与阐发;他在中西音乐的认识方面则是偏见与洞见并存;其"乞灵"论迄今仍引发误读;他的不少诗歌作品也值得学界重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其艺术观与音乐观。对青主音乐贡献的评价应置于其当时的历史语境加以客观的审视。
[Abstract]:The Qing Lord is a composer and music aesthecio who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in the 1930s. His music works are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modern Chinese art songs; his musical aesthetic thought is an introduction and elucidation of European Romanticism and expressionism; hi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usic is coexistence of prejudice and insight. The theory of "begging" still causes misreading so far; many of his poems also deserve th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which will help us to further understand his view of art and music.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youth to the youth should be examined objectively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his time.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冯长春;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主义实质[J];音乐研究;2003年04期
2 蔡仲德;出路在于“向西方乞灵”——关于中国音乐出路的人本主义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年01期
3 蔡仲德;出路在于“向西方乞灵”──关于中国音乐出路的人本主义思考(续)[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年02期
4 蔡仲德;为青主一辩[J];人民音乐;198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洪巨;;论声乐表演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刘振芳;;探析哲学与音乐的关系——由卡尔·波普了解音乐哲学[J];才智;2012年13期
3 翟利强;;论《语丝》杂志的文学史意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4 朱丕智;;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之意识形态说批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朱丕智;抗战时期重庆文学理论批评概观[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6 李凤坤;;声乐美学视角下的歌唱艺术情感表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9期
7 王玉静;;黄自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及演唱[J];大家;2012年16期
8 林凌;反思当代文学体制[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张飞舟;中国古代的乐与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常爱玲;;新文化运动对20世纪初中国钢琴艺术的影响[J];东岳论丛;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越;;《十批判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评价问题刍议[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李心峰;;“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双花;可能与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李火秀;审美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冀;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经验的后世影响(1942-1966)[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志博;音响结构思维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8 陈灵强;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与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炳中;论现代散文理论批评的个性说[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蒿佳杭;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莹;学堂乐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娴;沈从文湘西小说的意境之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振国;管窥先秦时期儒学思想在当代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6 尚峰;浅析丁玲三十年代初文学创作的主体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春柳;影视音乐的表意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丽丽;郑觐文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赵璞;从“改造国民性”看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渗透[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陶亚兵;谈近代音乐中西关系[J];音乐研究;1993年01期
2 牛龙菲;《乐话》重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3 廖辅叔;略谈青主的生平[J];人民音乐;1980年04期
4 田青;浸在音乐中的灵魂——兼评青主的美学观[J];人民音乐;1983年10期
5 于润洋;关于西方音乐特征的历史透视和反思[J];人民音乐;1998年08期
6 徐冬;略论青主的音乐思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长春;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主义实质[J];音乐研究;2003年04期
2 石丽;;歌曲《我住长江头》赏析——兼谈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J];艺海;2007年02期
3 宋丽萍;;青主艺术歌曲的创作观念[J];齐鲁艺苑;2007年05期
4 金白颖;;从《我住长江头》看青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J];电影评介;2008年07期
5 尹浩杰;青主的革命历程及其创作[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张雄;;怀有大爱之心的音乐诗人 读《忆青主——诗人作曲家的一生》有感[J];音乐爱好者;2009年05期
7 杨莹;;青主与《我住长江头》[J];中外企业家;2009年10期
8 周为民;五·四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回顾与思考[J];新疆艺术(汉文版);1999年04期
9 蔡仲德;青主音乐美学思想述评[J];中国音乐学;1995年03期
10 邓四春;青主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宗教因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吟诗与歌曲创作[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2 樊鸣雷;;如何创作行业歌曲[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施王伟;;谈现代歌曲创作的走向[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小民;;试论“情”在歌曲创作中的位置[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贾允常;;群众歌曲创作中的几个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徐锺东;张树礼;;谁来为工人歌曲创作的贫乏买单[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郝向明;;少儿歌曲创作中的民族特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8 蔚鸫;牟学农;;在歌声中崛起、在歌声中前进——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群体侃谈[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9 牟学农;;打出我们的“拳头产品”——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发展的战略研究[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杨成秀;;沈心工与白话文——兼论我国近代白话体歌曲创作的初始阶段[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幼彤;关于西部歌曲创作的思考[N];人民公安报;2000年
2 袁柳;乘着童声的翅膀[N];无锡日报;2007年
3 匡生元;对网络歌曲不必另眼看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唐兆忠;为“倚曲填词”叫好![N];音乐周报;2003年
5 李岚清;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锋——青主[N];南方日报;2008年
6 记者 黄敏;《醉了,丽江》《白云》获一等奖[N];云南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杜京;彩云之南歌声扬[N];云南日报;2009年
8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俊;文化热土催生时代新歌[N];深圳特区报;2011年
9 罗云川;我国少儿歌曲创作水平不断提高[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记者 蒋建科;21世纪少年儿童歌曲创作评选开始[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乔;20世纪以来中国汉传佛教题材编创歌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2 杨晓静;歌曲翻译三符变化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冯存凌;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乔邦利;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张娟;台湾新音乐(1945-1960)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6 王岩;沦陷时期哈尔滨音乐文化研究(1932-1945)[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7 卿菁;美国百老汇“整合音乐剧”[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傅显舟;音乐剧歌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陈美兰;台湾民间歌曲的治理效应与审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张雯雯;《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圆圆;印青歌曲艺术特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金磊鑫;蒙古族风格歌曲的创作与演唱[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芮晓华;张彬艺术成就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杜晨;歌曲在中国近现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晏文;黎英海歌曲选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双松;贝多芬《三首歌曲》(OP.83)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杨榕;中国少儿歌曲创作百年轨迹[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潘月华;我国农村题材歌曲创作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祁君;论舒伯特歌曲创作的艺术特点[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11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11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