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视野下的视唱练耳教学改革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renewal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the integration of courses is a new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situa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is also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lfeggio in music educatio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of solfeggio teaching in music educatio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游永生;;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2期
2 张海燕;视唱练耳课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及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王颖;;变革教学方法 提高高师视唱练耳教学质量的新尝试[J];文教资料;2007年17期
4 黄鹭璐;;成人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形式新探[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熊叶玲;学生主体意识:视唱练耳教学观变革的核心内涵[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海燕;视唱练耳课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及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林芳芳;;构建音乐“立体化”教学——浅谈乐理与视唱练耳优化整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0期
3 代岚岚;;当前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陈丽萍;;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视唱练耳教学之我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郎彩飞;;如何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J];音乐生活;2009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章伟;视唱练耳学习动机分析及其激发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奇阳;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学习消极心理因素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廖丹;视唱练耳课程价值取向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茂芳;高师视唱练耳元认知学习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潘存奎;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内心音乐听觉[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2 陈雅先;视唱练耳活动中自我效能感问题的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1期
3 熊叶玲;学生主体意识:视唱练耳教学观变革的核心内涵[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鸿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探讨[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房晓敏;;作曲主科教学多元化的思考——在第三届“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式上的发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杨俊国;大学文学课教学的现状与思考——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4 桑迪欢;;浅议《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改革[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5 张宇;;浅谈高职声乐教学模式[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6 刘秋玲;培养跨世纪体育人才的改革设想[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张英华;;浅谈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7年08期
8 闫焱;;《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10期
9 杨宏;;试论研究生俄语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年27期
10 苗国伟;;大学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改革初探[J];内江科技;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4年
2 敬华娥;吕本儒;刘勇;;机能学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吕萍;;构建“全面、和谐、主动、创新”教学模式[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马英东;;对高等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马剑峰;刘萍;王菊英;;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尝试[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罗滨;李启华;盛瑶环;;断层影像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7 陆利民;;对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一点思考[A];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姚文正;熊俊义;余少辉;;以实践为题材,以理论为背景,探索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新模式[A];2004年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自主——创新”教学模式[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10 司良群;孔若飞;吴付祥;王杰;刘倩;;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LD模式研究与实践[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强;教学改革“改”宽就业路[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东东;探索“1321”教学模式[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3 吴龙安 祝恒;“三三四”制教学模式[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4 赵玉清邋张瑾燕 宋敏;构建高校动态教学模式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5 袁建胜;坚持在教学一线是合格教师的底线[N];科学时报;2008年
6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中学 王刚才 枣庄市台儿庄运河中学 张旭;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利弊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枣庄市市中区永安乡黄庄联校 李国强;教学改革有何阻力[N];中国体育报;2004年
8 乐安县公溪中心小学 占光华;谈如何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N];抚州日报;2009年
9 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中学 刘慧翔;运用循环教学模式效果好[N];中国体育报;2007年
10 李晨;孙维刚的教学模式可否再造奇迹?[N];科学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2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段玉山;GIS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BISPGIS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夏倩芳;公共利益与广播电视规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张士清;论终极关怀[D];吉林大学;2005年
8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曹瑞涛;多元时代的“正义方舟”[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九红;“三位制”教学模式在技校教学中的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曹忠林;关于在农业中专中开展《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福平;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地理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杜明荣;“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红;数学体验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小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奇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任春蓉;中学信息技术课多元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容舟;高师小学美术教学法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段艳玲;目标、教学、评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65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16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