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贱民”身份的元代礼乐户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车文明;元代“礼乐户”考[J];文学遗产;2005年05期
2 项阳;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J];中国音乐学;2001年02期
3 张咏春;;由“太常礼乐人”到“礼乐户”——金元之交“礼乐户”的形成[J];中国音乐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赵华富;元代契尾翻印件的发现[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张金铣;;元两都之战及其社会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陈瑞;;元代安徽地区的书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龚光明;杨旺生;;元代农业灾害成因论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7 雷静;;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农业灾害发展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8 柴福珍;;大蒙古国时期蒙古草原上的社会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9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0 杨国宜;略论《道德经原旨》的皇道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5 侯爱梅;;《失林婚书案文卷》初探[A];西夏学(第六辑)——首届西夏学国际论坛专号(下)[C];2010年
6 李灿;侯浩然;;西夏遗僧一行慧觉生平、著述新探[A];西夏学(第六辑)——首届西夏学国际论坛专号(下)[C];2010年
7 范洋达;;元代诸色户计改色的原因与情况[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论文集中[C];2010年
8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9 马骊;;反叛与天命——从社会运动理论再析元末朱元璋等农民起义与元朝的灭亡[A];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尹钧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3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志明;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白文刚;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霞;上党八音会的民俗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8 张爽;满族萨满教衰落的原因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玉祥;蒙古军队进军中亚若干地区之时间考辨[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雅婷;耶律楚材西域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项阳;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J];中国音乐学;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东栓;;礼乐文化与孔子的《诗》学观念[J];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黄金亮;;从《诗经》宴饮诗观周代的礼乐文化[J];名作欣赏;2011年20期
3 张冰冰;;“世界的天城——元代杭州研究论坛”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04期
4 冯丽娜;;礼乐文化与沂蒙文化——临沂出土编钟的音乐文化学思考[J];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解磊;;元代平阳杂剧中的地域文化特征[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吴伟;李兆友;姜茂发;;技术与社会视野中的元代冶金技术发展[J];西夏研究;2010年02期
7 徐聪;;《左传》与周礼文化[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8 张玲;;元代墨花墨禽画风简说[J];茶博览;2011年03期
9 盖志平;;孔子的审美境界[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10 董云龙;;元代水浒戏:清官形象的另类演绎[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林;;借鉴礼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张金铣;;元代两淮地区的屯田[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雨前;;元代景德镇青白瓷特征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专辑(上)[C];2006年
4 牛汝极;;元代景教碑铭和文献中的叙利亚文突厥语语音系统分析[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宫艳君;;谈对隆化鸽子洞出土元代囊袋修复的一点体会[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吴伟;姜茂发;;元代矿冶业生产赋课制度研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李荣有;柯曙光;;汉画中的钟鼓乐悬综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何泉,
本文编号:2193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19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