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女高师周刊》再识女高师音乐系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2005, due to the need of writing graduation thesis, the author went to the Republican periodical reading room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to consult the materials, and accidentally found a Beijing Women's higher normal University Weekly published in the 1920s. The school-level newspaper detailed the full picture of female teachers' education between 1922 and 1924. From the school letters to the organization outline, from the new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勇;萧友梅在莱比锡的留学生涯[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扬廷;西部音乐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大有可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杨菁;伍润华;;标题与形象的虚实处理——李斯特《塔索:哀诉与凯旋》的音乐形象分析[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向莅;;论表现主义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关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4 周静;欧洲早期复调音乐宗教和世俗的融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5 钱仁平;谭小麟研究之研究(上)[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彭永启,董蓉;阅读与思考——关于新版格劳特《西方音乐史》及其历史写作[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明言;百年奏鸣——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张映兰;;音乐史上“新音乐”概念之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王瑞;浅谈文艺复兴音乐与中世纪音乐的关系[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孙海;;萧友梅留德史料新探[J];音乐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9 付菠益;宣泄的仪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力;巴托克《第三、第四弦乐四重奏》分析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徐璐;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钢琴作品创作技法的分析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天星;和声思维在复对位写作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03年
4 杨健;音乐表演的情感维度[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5 高拂晓;深沉的情感 生命的震撼[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颖;明清唱乐记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马骅;论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刻画[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8 蔡麟;论海顿音乐中的喜剧性——以海顿弦乐四重奏为例证[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9 武君;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10 罗成萍;莫扎特歌剧《魔笛》的体裁特点和演唱风格[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鑫辉;蔡元培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的先驱地位与贡献[J];心理科学;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春曙;;新升格本科院校音乐类教师的再定位[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2 潘芳;;声乐演唱与综合素质[J];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3 王艺红;;就业背景下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3期
4 李宁;;回顾与反思 改良与创新——近现代音乐教育文献综述[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5 李香兰;;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发展轨迹探究[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6 赵洁;;美声唱法中国化——秉承传统,洋为中用[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3期
7 王佳萍;;中国早期艺术歌曲曲作的审美特征[J];艺术教育;2011年07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一冰;京沪两地集会纪念萧友梅[N];音乐周报;2004年
2 紫茵;萧友梅黄自留下了什么?[N];音乐周报;2004年
3 徐文武;萧友梅与中国现代音乐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李岩;世纪末的祭奠[N];光明日报;2001年
5 孟绮;弘扬先贤思想 拓宽研究空间[N];音乐周报;2006年
6 刘河 尹治颖;你知道你是谁[N];音乐周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刁艳;为中国艺术歌曲开新路[N];音乐周报;2005年
8 宋学军 刁艳;中央音乐学院2007大事记[N];音乐周报;2008年
9 记者 孙丽萍;上海又现音乐会“拍照”停演事件[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杨茜 整理;红歌为什么这样红[N];泸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2 陈晶;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锐;萧友梅国民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家奎;国立音专音乐会实践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3 薛建斌;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对高师音乐教育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静;萧友梅与赵元任艺术歌曲的比较分析与演唱[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5 周国荣;“国立音专”教学实践活动管窥[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6 杨筱音;青主的两首代表性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的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朱晓红;陈洪在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中的独特地位[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康乐;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D];河南大学;2009年
9 辜达;中国文化对早期中国钢琴创作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刘斌;视唱练耳学科的传入及其在上海音乐学院(1966年前)的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209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209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