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文化视野下西方流行乐器在中国的发展——以布鲁斯口琴为例
[Abstract]:In the view of consumer culture, musical instrument is not only a kind of playing tool, but also exists as a kind of consuming object by its social attribut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semiotics significance beyond the use value of musical instrum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heoretical resources of general art genres and cultural studies, and take the specific musical instruments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 culture and popular musical instrument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624.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宋霞;国外学者对科技和高科技问题的研究——由内在论向外在论的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田义贵;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7 许晓平;后现代视野中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建[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8 骆建建,聂家昕;符号消费理论研究——解析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9 黎春娴;;消费:一种社会结构的诠释——兼读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10 张旭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鹏;;消费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的产品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7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7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庆东;自由意志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晶;罗忠昒艺术歌曲的和声应用[D];河南大学;2001年
2 吴晓隽;现代旅游活动与文化遗产保护[D];浙江大学;2002年
3 范小玫;消费主义及其对美国当代社会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4 秦海英;论中国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错位现象[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6 刘永策;知识、权力、伦理与个性解放[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魏燕;于无意义中建构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葛林;浅析东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语言[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韦映;现代传媒环境下的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郑媛;试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莎;;浅谈《云南印象》大型歌舞集的艺术文化价值[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1期
2 刘莎莎;中国后现代音乐与消费文化[J];人民音乐;2004年08期
3 汤建宇;;消费对民族音乐文化认同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蒋广峰;;20世纪早期中国的都市文化表征——从都市文化维度看周璇的流行歌曲[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谭昕;现代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歌舞[J];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04期
6 乔纳森·斯特恩;裴雅勤;;聆听美国购物商城的声音:编程音乐和商业空间的建构[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杨光影;;中西方文化的良性互渗——以古代诗词母题在黄,
本文编号:2213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21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