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正确、客观地审视俄罗斯声乐学派

发布时间:2018-08-31 18:06
【摘要】:俄罗斯有着丰厚的艺术底蕴,俄罗斯的音乐、美术、舞蹈、文学在世界艺术史上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仅近几百年中,俄罗斯就涌现出了大批堪称世界一流的音乐家、美术家、舞蹈家和文学家。在音乐领域,俄罗斯音乐学派是早已被世界所公认的!尤其是声乐学派,更是在世界声乐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一些史实为据,阐述了自己对俄罗斯声乐学派的一些认识。
[Abstract]:Russia has a rich artistic background, Russia's music, art, dance,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art history has formed a unique school. In the last few hundred years, Russia has 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world-class musicians, artists, dancers and writers. In the field of music, the Russian school of music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by the world! In particular, vocal music school, but also in the world of vocal music art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Based on some historical facts, this paper expounds his own understanding of Russian vocal music school.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玲芬;;浅谈歌剧音乐中的美感艺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韩勋国;庄虹子;;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徐春潇;;论歌剧咏叹调《你知道吗?好妈妈》的艺术表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4 赵茜;;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演唱处理[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5 孙雅红;艺术歌曲的界说、教学与演唱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7期

6 刘洋;;浅谈温可铮与苏石林对中国声乐教育的贡献[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7 黄莺;;关于声乐基础理论课教学设置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02期

8 甘霖,闵光辉;论合唱艺术对大学生人格美的塑造[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丁炎;试析舒伯特、舒曼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0期

10 程晓凤;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演唱处理[J];音乐探索;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莺;开设声乐基础理论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2 洪江|;从《诺尔玛》看贝利尼歌剧的艺术特点[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朴荟霖;声乐演唱风格的趋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庄晔;论普契尼歌剧《托斯卡》卡瓦拉多西角色的形象塑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石磊;论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创作心理和演唱[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岩峰;吸吮多方甘露,,润我自身歌喉[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东冶;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雪;黄自与舒伯特艺术歌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董颖;在保存民族声乐传统韵味中借鉴美声唱法的科学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姚丹;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震民;歌唱训练中的——字正腔圆[J];中国音乐;1989年03期

2 余晓东;;声乐三种唱法划分之我见[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3期

3 管林;;建立新的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初步设想[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4 蔡远鸿;;史有根据 论在情理——读管谨义教授《西方声乐艺术史》[J];人民音乐;2006年04期

5 柴志英;;我军“军旅声乐学派”辩[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魏吉盛;关于创立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思考[J];集宁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7 杨仲华,尤志国;一分为二 对立统一 实践第一——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哲学基础[J];中国音乐;2005年01期

8 蔡远鸿;;当代中国声乐学派的研究视域[J];理论与创作;2007年03期

9 杨佳蓉;;俄罗斯声乐学派及其教学特点研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让我们的民间歌唱艺术更灿烂,更繁荣!——向费奥得洛娃姐妹五重唱学习[J];人民音乐;1955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晓红;;摸索中的原生态唱法和学院派声乐教学的方法论比较[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国安;“三种唱法”划分科学吗?[N];人民日报;2000年

2 齐从容;“三种唱法”是与非[N];音乐周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刘小艳;李双松 流行唱法有唱无法[N];音乐生活报;2010年

4 张冠宇;如何评判流行唱法[N];文艺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梅大传;李琼:能否撑起民俗唱法的新旗[N];工人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郭青剑;为军旅声乐学派的建立奠定基础[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罗辛;声音理论的误区[N];音乐周报;2000年

8 周来达;中国声乐唱法宜提四种[N];音乐周报;2000年

9 蒋力;画地为牢的悲哀[N];音乐周报;2000年

10 高音;唱法如何划分?[N];音乐周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祖英;我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2 董华;声乐:语言的N种表情[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强;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雅楠;武秀之教授“三女合一”唱法之剖析[D];广西艺术学院;2012年

2 张玮;以《在那遥远的地方》为例论三种唱法在嗓音运用上的异同[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3 雷佳;融戏曲唱法于民族唱法[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赵妍;由“吴碧霞中西合璧唱法现象”思考声乐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安丽;三种唱法及声乐比赛分类方法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贾莎莎;试论刘文昌声乐教学思想与方法[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冠宏;对男中音“关闭”唱法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8 杨钊;歌唱“跨界融合”现象探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

9 杨静;音乐剧演唱中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之研究及其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汤静;流行歌曲的音乐风格和唱法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15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215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9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