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终点的民间音乐研究之路——深切缅怀民间音乐研究专家张仲樵先生
[Abstract]:It was May 16, 2008, the morning show just to go out, I received a long distance from Xuzhou. The familiar voice on the phone said, "Lao Zhang left last night." I was shocked. The call is from my teacher's wife.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车锡伦;聊斋俚曲曲牌的来源(之一)[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兴兰;李汉举;;2002年蒲松龄研究综述[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罗世琴;由谣到诗——中国诗歌起源及其初步发展刍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段文;宋代音乐的转型及起因探微[J];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何丽丽;;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形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吴扬廷;西部音乐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大有可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左汉林;;唐代协律郎的任职条件和职责新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陈应时;《管子》、《吕氏春秋》的生律法及其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李幼平;宋代新乐与编钟[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赵志安;汉代阮咸类琵琶起源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国安;先秦乐政与乐教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4 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7 王定勇;金词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8 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韩宁;《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峗;论中国扬琴形制的演变[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2 张应华;贵州梭戛“长角苗”音乐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定勇;敦煌佛曲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4 王东阳;河南音乐文物及其史学价值[D];河南大学;2004年
5 汪莹;山东传统筝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颖;明清唱乐记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蔡丽红;明代歌舞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黄静;“词”体之发生与形成[D];扬州大学;2004年
9 冯卓慧;蒙汉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论草原民歌蒙汉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傅暮蓉;论宝卷及其演变[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车锡伦;宝卷中的俗曲及其与聊斋俚曲的比较[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燕;;蜀南彝族咪苏唢呐音乐研究[J];音乐创作;2011年05期
2 郑锦扬;;瞩目海洋:关于海洋音乐研究的几点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柏互玖;;冀中地区《剪靛花》同宗现象的解读[J];民族音乐;2011年03期
4 刘宇统;;四川宜宾P鹑艘衾盅芯渴兰突仨鳾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5 俞玉姿;;李元庆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的贡献——在《李元庆纪念文集》首发式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2011年09期
6 ;《黄河之声》约稿函[J];黄河之声;2011年12期
7 王晡;;学科交叉与比较——西方音乐学会第三届年会综述[J];人民音乐;2011年08期
8 蒲亨建;;音乐研究中的“静音”操作论[J];中国音乐;2011年02期
9 陈耀明;;谁来拯救广东音乐?[J];黄金时代;2005年08期
10 ;德国重新检视“莫扎特效应”[J];黄金时代;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锦扬;;福建师范大学[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2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3 ;吉林艺术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4 ;武汉音乐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5 洛秦;;世界音乐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上海音乐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7 ;天津音乐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8 刘中原;;社会音乐学——一门新兴的学科[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9 ;中国音乐学院和声复调成果一览表[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南京艺术学院[A];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机构与科研处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荃有;《音乐研究》创刊50周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杨红;“音乐研究定位”研讨会在港召开[N];音乐周报;2001年
3 冯光钰;“俗曲研究”大处着眼小处着手[N];音乐周报;2007年
4 周来达;聂耳本是自然人[N];音乐周报;2007年
5 熊晓辉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音乐人类学:“文化中的音乐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记者 张颖;研讨多元文化视角的音乐研究[N];福建日报;2006年
7 蒯卫华;亚太民族音乐盛会兰州举行[N];音乐周报;2006年
8 张萧;首届仪式音乐全国研讨会举行[N];音乐周报;2008年
9 乔建中;“扛大旗的人”一解[N];音乐周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张欢;粤乐气若游丝终不弃[N];音乐周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仲明;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司冰琳;中国古代琴僧及其琴学贡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李敬民;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戴宁;太湖地区民间信仰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6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7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丽敏;文化的嫁接[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林苗;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袁瑾;汉传佛教瑜伽焰口与全真道教铁罐施食仪式音乐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莹;探究妇女社会生活在明清俗曲中的烙印[D];山东大学;2011年
2 朱文鼎;明清俗曲理论与音乐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俊峰;昌黎民歌的音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邢磊;广西铜鼓音乐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5 徐海波;甘肃会宁南门祭山仪式音乐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苏静;明清俗曲【寄生草】曲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马娜;聊斋俚曲及与明清山东时调、小戏的音乐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袁瑾;水陆法会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9 汪洋;宋代五礼仪式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吴中蓓;长沙开福寺比丘尼焰口仪式及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本文编号:2426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426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