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声乐文化价值的浅析与探求

发布时间:2019-05-03 20:56
【摘要】: 在导师的顾欣教授和潘丽君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本篇论文将从声乐艺术本体、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世界文化交流三个视角对声乐艺术的文化价值做一个浅析与探求:声乐艺术本体方面将从声乐其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属性、声乐是音乐与文学的高度结合、声乐艺术对人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中国声乐文化特点方面将从传统声乐文化是音乐与诗词歌赋的高度结合、声乐艺术承载地域文化的特点、近代声乐文化人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贡献、当下文化体制改革中声乐艺术所承担的历史重任等方面加以论述;在世界文化交流方面将从声乐艺术的共性文化优势、声乐艺术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优势等方面加以阐述。笔者力图通过归纳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来证明声乐艺术是一个具有多元和深层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
[Abstract]:Under the careful guidance of Professor Gu Xin and Professor Pan Lijun, this thesis will b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ocal music art Noumeno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cultural value of vocal music art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the Noumenon of vocal music art will be from the attributes of popular culture and elite culture of vocal music, vocal music is a high degree of combination of music and literature. The influence of vocal music on people's creative thinking is discussed in three asp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vocal music culture will be from the traditional vocal music culture is a high degree of combination of music and poetry songs and poems, vocal music art be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ulture, modern vocal music culture man'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culture, The present cultural system reform in the vocal music art to bear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to be discussed; In the aspect of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it will be elaborated from the common cultural advantage of vocal music art, the dissemination advantage of vocal music art to the core valu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o on. The author tries to prove that vocal music art is an art form with multi-cultural value and deep cultural value through the methods of inductive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study.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1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芳;;浅谈声乐教育的培养方向问题[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2 张艺霄;;声乐艺术在舞台节目主持中的应用[J];民族音乐;2011年03期

3 徐敦广;;民族声乐学的理论构建[J];文艺争鸣;2011年13期

4 徐彪;;声乐艺术的多元化[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4期

5 钱丽娜;;音乐学习中想象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6 袁永忠;;在声乐艺术中加强情感表达的途径[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7 冯蕾;;白俄罗斯专业声乐艺术萌芽探析[J];艺术评论;2011年07期

8 陈定军;;如何认识声乐艺术审美[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9 吕茵;陈茜;;轻声唱法对花腔演唱的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王珉珠;;横越艺术,洗尽铅华,演绎声乐空间的完美世界——“致音乐”独唱重唱音乐会艺术价值的哲学思考[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瑾;;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余华;;浅论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丁玉秀;;营造人文社会共建和谐家园[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邹丹丹;;声乐初学者的学习方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王建国;;两部声乐艺术翻译著作的比较与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孙晓春;;略论民族声乐作品的处理与表现[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彭铁飞;付志华;;为振兴我国民族声乐而努力[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魏艳;;声乐表演艺术中理解和表现的训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声乐教育——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上的讲话[A];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段友芳;;高师声乐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霞;陈光林王素毅等出席肖黎声声乐艺术中心成立揭牌仪式[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2 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歌唱演员 刘斌;防止形式大于内容[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张秀艳;培养学生声乐艺术表现力[N];光明日报;2000年

4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杨宝刚;浅谈西洋声乐艺术的民族化[N];新乡日报;2008年

5 石惟正;沈洋声乐艺术思考[N];音乐周报;2009年

6 靳卯君;永远不和音乐告别[N];音乐周报;2001年

7 陈言放;浅谈中国声乐发展的问题[N];光明日报;2007年

8 临潼新市中学 赵萍;音乐教学探索[N];学知报;2011年

9 梁生智;缪也:音乐是生命的需要[N];人民政协报;2001年

10 姜乃辰;声乐教学要注重表演课[N];中国艺术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晓晨;声乐文化价值的浅析与探求[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张霞;彭丽媛声乐艺术的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潇林;论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D];西南大学;2009年

4 韩娟;试论声乐艺术在大提琴演奏中的借鉴作用[D];厦门大学;2008年

5 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D];河南大学;2001年

6 曹霞;辰河高腔音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剑华;歌唱的机理教学原理及其实践应用探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8 师乐;浅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徐冰;关于声乐艺术中“声”与“情”关系的哲学性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蓝静;应尚能“以字行腔”声乐艺术理论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69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469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8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