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里盖蒂《第二弦乐四重奏》中的节奏形态

发布时间:2019-05-05 17:41
【摘要】:里盖蒂的《第二弦乐四重奏》作为他成熟时期的一部作品,其音乐风格是鲜明而富有个性的。而节奏作为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形成变化莫测、不同形态的织体,以及在形成音乐张力和表现不同音乐内容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bstract]:Richerty's second string Quartet, as a work of his maturity, has a distinctive and personal style. Rhythm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wor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unpredictable, different forms of texture, as well as in the formation of musical tens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music content.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分类号】:J6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童忠良;中西乐学的对称结构——音乐形态研究方法的若干体会[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永振;;斯特拉文斯基的《八重奏》分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王永振;;斯特拉文斯基早期室内乐作品的创作特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在时值方面的特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王岚;“音级”概念的“双重性”或“多重性”小议——对音乐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的一点建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2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所畏;《春之祭》之节奏研究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影响、发展与变异[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琳;试论钢琴柔音踏板的发展与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灏;大管在现代音乐作品中的演奏实践和分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孙匡正;布里顿三首弦乐四重奏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祝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特征概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岩;祖宾斯基两部《帕蒂塔》研究兼谈其演奏技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小镭;高师音乐教育中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合并教学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侯太勇;谭盾:解构与重组[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9 郑思;基于音级集合理论的音高控制程序及其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10 康长安;施尼特凯《钢琴五重奏》创作技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小龙;里盖蒂西方时期的复调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泥;;笔尖下的遐想 追忆里盖蒂[J];音乐爱好者;2006年09期

2 王珂琳;;陨落的大师 缅怀乔治·里盖蒂[J];音乐爱好者;2006年07期

3 汪启璋;里盖蒂:伟大的死亡[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4 赵哲亮;试析里盖蒂的六首钢琴练习曲(上)[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张有川;郭晓丽;;里盖蒂《三首婚礼舞曲》和声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林昶;;落叶与冰雨的呐喊——里盖蒂第六首练习曲《华沙之秋》之赏析[J];钢琴艺术;2011年02期

7 孙晓烨;;对里盖蒂《音乐探索》的探索——浅析里盖蒂创作中对“核心音高”的最初尝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王茜;;论里盖蒂的微复调思维规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谢力昕;;里盖蒂的音符轨迹 杜法罗与里盖蒂的交谈(上)[J];音乐爱好者;2006年09期

10 郑艳丽;;继承传统 植根民族 探索创新——里盖蒂钢琴作品《莱切卡组曲》分析报告[J];音乐探索;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乐;翘首企盼的音乐盛事[N];音乐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有川;里盖蒂音乐创作中和声语言的技法特征与发展轨迹[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左延芳;时空流动中的弦外之音[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陈小龙;里盖蒂西方时期的复调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3 陈超;《阿拉尼诗歌五首》的音乐结构与艺术表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岳淼;内简外繁:组织意识——里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一卷)析[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5 梁啸岳;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之音乐构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黄磊;微分音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万朝红;里盖蒂的《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其演奏要点[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8 张远;声音与组织[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469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469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