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兰魁交响乐获奖作品音乐会在西安举行
[Abstract]:Positive ~
【分类号】:J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音翔;NHK交响乐团[J];视听技术;1999年03期
2 宗澍;北京交响乐团推出与琴童“并肩”音乐会——每个月第一个周末下午低票价的“李德伦普及音乐会”[J];小演奏家;2005年05期
3 ;“飞天奖”获奖作品音乐会唤起观众温暖记忆[J];黄河之声;2009年01期
4 音翔;蒙特利尔交响乐团[J];视听技术;1999年07期
5 汪毓和;;一次特殊意义的演出——“历届中国钢琴获奖作品音乐会”听后感[J];人民音乐;2008年11期
6 音翔;伦敦交响乐团[J];视听技术;1996年08期
7 ;绿色的呼唤——韩兰魁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J];音乐天地;2010年07期
8 ;绿色的呼唤——韩兰魁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简讯与交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10 ;乐海短波[J];人民音乐;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敏灵;;体育学院音乐课教学框架的构思与实验[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韩维鸣;;后记[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4 齐东海;;音乐与创造性思维——抖动你创新的翅膀[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尹爱青;金顺爱;;“尊重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纪露;;高雅与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强独唱音乐会有感[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钟代琴;;音乐治疗运用在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创新[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二十周年会庆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邓俭;;试论儿童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9 蔚鸫;牟学农;;在歌声中崛起、在歌声中前进——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群体侃谈[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张谦;;“世界音乐的若干问题及美国世界音乐教育”讲座纪实[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蕾;陕西省乐团喜庆50华诞[N];音乐周报;2007年
2 景作人;经典新韵 瑰丽璀璨[N];音乐周报;2007年
3 向红;王西麟交响乐作品音乐会(Ⅲ)[N];音乐周报;2000年
4 毛公强;青岛市民“走近交响乐”[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周林;王西麟音乐会 上演三部交响乐新作[N];人民日报;2000年
6 显舟;细乐善变 歌声入耳[N];音乐周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张欢;西安音乐学院 陕北水土滋养音乐的根[N];音乐周报;2007年
8 记者 田逢春;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三个一”获奖作品颁奖典礼暨歌唱七彩云南音乐会举行[N];云南日报;2007年
9 记者 裴诺;《梦回长安》正月寻梦西安[N];音乐周报;2008年
10 郑荣健;关峡:创作人民需要的高雅音乐[N];中国艺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涛;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解读[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林媛;“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 1933-1946[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懿;石夫改革开放初期舞剧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5 覃江梅;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光;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朱琳;对珀·纽加德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中期“层次化结构”技术的探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10 李然;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彦君;论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处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翔华;对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欧洲女性音乐家的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钱菁;莱斯比基艺术歌曲的魅力和演唱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段强;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的欣赏与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5 符译文;马勒<大地之歌>的音乐创作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6 胡芳;黄自艺术歌曲演唱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7 石蕾;用音乐厅的音质客观参量预测其主观评价等级[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郭昕;爵士乐语言在格什温作品中的创造性运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静;“法度”与“自然”的和谐[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10 徐斐;浅析大型情景交响乐《木兰诗篇》的音乐特色[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474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47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