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大锣鼓”调查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云冈大锣鼓”调查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云冈大锣鼓也称“云胜锣鼓”,还称“晋北大锣鼓”,是流布于晋北地区的包括忻州、朔州、大同3市所辖地区的27个县(市)的艺术含量极高的锣鼓乐种,以原平市永兴村最为著名。源于北魏时期,是融儒家、释家、道家三教合一的恒山文化、云冈文化和五台山文化重要载体和表现;是我国珍贵而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屹立于中华乃至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之林的艺术瑰宝。其曲目数量浩瀚无比,曲牌形式丰富多彩,曲体结构独一无二,编制齐全,音色明亮,节奏鲜明,指挥独特,演技惊人,交响乐思完整,乐曲风格恢弘庞大中又不失婉约细腻之美,是多声部的打击乐艺术,是中国锣鼓的交响乐。在国家级文化遗产之一的云冈石窟的第16石窟中,就刻有手持小镲的锣鼓乐队,描绘云胜大锣鼓雏形的石刻。当时晋北高原战事频繁,该乐种常用于战后欢迎将士凯旋归来以及重大民俗节日演奏当中;民国年间,它已有所式微;而改革开放后,经经邢明轩、张林雨等历代艺术家的润色加工和大力传承,率队在国内外演出,颇获胜誉,为云冈大锣鼓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其逐步成为一个独特的流派。故对其历史渊源、基本构成、传承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有利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事业的发展与兴旺,对其进行刻不容缓的挖掘、保护、发展与传承是每个音乐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共分四章内容:第一章:云冈大锣鼓的历史综述。通过对其历史渊源、分布区域及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与总结,大体分析其形成与发展的脉络;第二章:云冈大锣鼓的形态构成。通过对云冈大锣鼓的物质特征、乐曲及其结构特征等2大节中包括的有关云冈大锣鼓的乐器、乐队、演奏、乐曲的命名、曲目题材、曲目品位、曲体结构、出曲法、读谱法等9小节内容的罗列与归纳,对云冈大锣鼓做进一步研究与调查;第三章:云冈大锣鼓的社会构成。此章主要对其传承人、传艺法、艺术特色及其社会功能加以总结和说明;第四章:云冈大锣鼓的发展状况与保护措施。从民族音乐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在国家对民族民问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与保护的大好前提下,以云冈大锣鼓的生存现状为重点,为云冈大锣鼓这一古老锣鼓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云冈大锣鼓 乐器 乐种 非遗 邢明轩 张林雨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32.52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RACT9-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云冈大锣鼓历史综述13-16
- 1.1 云冈大锣鼓的历史渊源13
- 1.2 云冈大锣鼓的分布区域及其人文地理环境13-16
- 第二章 云冈大锣鼓的形态构成16-56
- 2.1 云冈大锣鼓的物质构成16-33
- 2.1.1 乐器16-21
- 2.1.2 乐队21-23
- 2.1.3 演奏23-31
- 2.1.4 指挥法31-33
- 2.2 云冈大锣鼓的乐曲及其结构特征33-56
- 2.2.1 乐曲的命名34
- 2.2.2 曲目及其主要乐曲的内容34-38
- 2.2.3 曲目品位阐释38-40
- 2.2.4 曲体结构40-44
- 2.2.5 出曲法44-52
- 2.2.6 总谱读法52-56
- 第三章 云冈大锣鼓的社会构成56-64
- 3.1 云冈大锣鼓的传承人56-57
- 3.1.1 传承谱系56
- 3.1.2 代表性传承人56-57
- 3.2 云冈大锣鼓的传艺方法57-60
- 3.3 云冈大锣鼓的艺术特色及社会功用60-64
- 3.3.1 云冈大锣鼓的艺术功能及其艺术特色60-62
- 3.3.2 云冈大锣鼓的重要价值62-64
- 第四章 云冈大锣鼓的发展趋向与保护措施64-75
- 4.1 云冈大锣鼓的现状64-71
- 4.2 云冈大锣鼓的发展趋向及保护措施71-75
- 结语75-76
- 参考文献76-77
- 发表文章目录77-78
- 致谢78-79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79-80
- 承诺书80-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府;关于建构“云冈学”的初步设想[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赵昆雨;云冈第6窟佛本行故事雕刻内容再识[J];文物世界;2004年05期
3 乔建奇;云冈第7、8窟汉化特征小议[J];文物世界;2004年05期
4 凌建英;张月琴;;云冈文化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姜明灯;;云冈遗韵[J];照相机;2010年12期
6 吴基伟;;云冈·天地间[J];现代企业文化;2010年08期
7 赵昆雨;;云冈吹指、弹指及b兊窨炭悸訹J];乐器;1989年02期
8 李治国;周总理在云冈[J];文物世界;1999年04期
9 孙海青;;云冈[J];中国画画刊;2013年06期
10 覃源;;神斧云冈:凿记一个消逝的王朝[J];文化月刊;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存生;张红果;李占文;;地测管理信息技术在云冈矿的应用[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剑;大同云冈打造特色产业名镇[N];山西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锦华;把云冈乐舞打造成大同品牌[N];大同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冯桢;雕琢大云冈 妙笔著华章[N];大同日报;2008年
4 赵天清;绿波荡漾云冈峪 亮丽风景绿线牵[N];大同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杨红英;《天下云冈》开始排练冲刺[N];大同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瑶;为了云冈景区更亮丽[N];大同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杨红英;寻找云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N];大同日报;2009年
8 乔飞;云冈矿提前实现首季开门红[N];大同日报;2010年
9 乔飞;云冈矿提前实现首季开门红[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10 琚耀庆 乔飞;同煤云冈矿:转变发展方式“招招鲜”[N];山西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小莉;“云冈大锣鼓”调查与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2 沈宁;对云冈支线运能扩充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陈霞;云冈昙曜五窟造像的鲜卑族艺术风格[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苏;北魏中晚期云冈、龙门石窟的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娟;北朝乐器发展轨迹[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云冈大锣鼓”调查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6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