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2:01
本文关键词:埙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埙是一种腔体发音乐器,是人类拥有的最早的乐器之一。埙以其简单的型制和特有的“土”声,被人们称为最接近人性的乐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埙被人们反复把玩推敲,历久弥新。然而研究埙的学术论文却少之又少。 本文旨在研究埙的传承与发展,全文分传承与发展两大部分。传承部分主要是以时间为线索,将各个历史时期遗存下来的埙作为研究对象,对它的型制特点和发音规律加以分析总结,绘制出一幅比较清晰的埙的历史发展规律图;发展部分主要论述了当代的埙。谈发展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分艺术层面和经济层面分别论述。在艺术层面,从埙作为一种古老乐器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价值入手,论述了埙的音乐审美内涵和大众的审美趋势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层面,探究其作为乐器和工艺品的双重属性进行分别论述,并提出了其产业化研究的必要性以及产业化运营模式的大胆构想。力求从艺术和经济层面,对其发展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
【关键词】:埙 传承 产业化 运营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3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7-8
- 1.1.1 理论意义7-8
- 1.1.2 实践意义8
- 1.2 课题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8-9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8-9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9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9-10
- 1.3.1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9-10
-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10
- 1.4 本章小结10-11
- 第二章 埙的起源与历史沿革11-36
- 2.1 埙之缘起11-12
- 2.1.1 猎具说11
- 2.1.2 玩具说11-12
- 2.2 埙的历史沿革12-30
- 2.2.1 史前时代12-19
- 2.2.2 夏商时期19-27
- 2.2.3 秦汉以后27-30
- 2.3 世界各国的埙30-34
- 2.3.1 概述30-34
- 2.3.2 特点总结34
- 2.4 本章小结34-36
- 第三章 埙在当代的发展36-56
- 3.1 制作工艺的发展与突破36-46
- 3.1.1 国内现状36-37
- 3.1.2 北京华韵乐器厂调研报告37-40
- 3.1.3 全国各地的各类制作加工厂调研报告40-46
- 3.2 演奏技巧的发展与突破46-53
- 3.2.1 当代著名演奏家及作曲家46-50
- 3.2.2 主要成果50-53
- 3.3 理论研究的发展与突破53-54
- 3.3.1 理论研究的突破53
- 3.3.2 演奏教材和曲目的收集53-54
- 3.4 本章小结54-56
- 第四章 埙的复兴之路56-71
- 4.1 关于埙发展定位的思考与探讨56-66
- 4.1.1 基于经济层面的发展与需要普及的程度56-63
- 4.1.2 基于艺术层面的发展63-66
- 4.2 埙产业经济运营模式的设想66-69
- 4.2.1 埙产业化研究的必要性论证66-67
- 4.2.2 运营模式的设想67-68
- 4.2.3 资本运营68-69
- 4.3 本章小结69-71
- 第五章 结论71-72
- 致谢72-73
- 参考文献73-75
- 图目录75-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尹德生;;原始社会末期的旋律乐器——甘肃玉门火烧沟陶埙初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2 曹建国;埙[J];乐器;2000年05期
3 李蕴林;埙的研究[J];乐器;2001年10期
4 孔义龙;;我国早期陶埙的乐音选择与多声形态[J];艺术探索;2007年05期
5 王其书;七千年禁区的突破——复合振动腔体结构的发明与双腔葫芦埙[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埙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72191.html